渔阳王后墓 渔阳墓漆具杯盒与耳杯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2025年07月20日 05:03

宋少华

人类历史上,发现并运用天然漆是中国人的首创。经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咱们的祖先就现已开端制作漆器。殷商时期,人们在漆液中掺和各种颜料,技艺益发老练,及至战国秦汉,我国漆器的出产迎来了第一个昌盛昌盛的时期。

就全国而言,湖南是这一时期出土漆器最多、品質也最好的省份之一。若说湖南境内精巧漆器的出处,除闻名遐迩的马王堆汉墓长沙国丞相利苍宗族以外,当推身份等级更高的长沙国王后渔阳墓。渔阳墓发掘于1993年夏天,规模宏大,为西汉长沙国的王室坟墓。

其时墓中出土的漆器数量多达2000余件,其间“具杯盒与耳杯”以其曼妙的纹饰、精巧的结构,招引了世人的目光。具杯盒风姿绰约,长22.9厘米,宽18.5厘米,高13.3厘米。椭圆形,子母口,口缘两头凸起为圆形凭据,圈足底。外髹黑漆,内饰红漆,全身上下用朱色描绘缥缈灵动的云气纹,盒身腰际装修一周款款飘动的水波带,似乎将天上的彩云与地上的波涛融汇于一体,暗喻着汉人倡议的天地合一、万物润育、调和一统的宇宙观。

揭开盒盖,盒内奇妙地盛放着10枚耳杯,5枚为一组,相对叠放,扣合严密,中无空隙。其奇妙之处在于,工匠将第六枚耳杯的双耳做成三角形,使之与另一组的耳杯之耳不相冲突。其规划之妙,构思之精,令人赞不绝口。

10枚耳杯皆为夹纻胎,体质轻盈,拈之如薄翼,长16.5厘米,宽11.9厘米,高4.4厘米。通体髹黑漆,双耳朱色,绘有云气纹,杯壁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数只凤鸟,凤鸟婀娜多姿,卖弄风骚,回视流眄,展现出汉人崇拜的凤凰神鸟的国际,想象力极其丰富。

所谓耳杯,即《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觞”,意为盛水的杯子,汉人又称为“羽觞”。运用时既可单手操纵,也可双手捧掬,由两头进口。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常将其用作喝酒、盛羹之器。汉代著书《盐铁论》中曾记叙“一文杯得铜杯十”,即指一件制作精巧的漆杯,其价格与十件铜杯同等,可见其时漆器的宝贵。

依据这座西汉大型坟墓“黄肠题凑”的特别棺椁葬制,能够断定墓主人的身份位置非同一般。经专家进一步考证,“渔阳”就是其时耳杯的运用者,而这位墓主人极有可能是西汉前期吴氏长沙国的某一代王后,她也许是汉朝皇室的一位公主,至于她的切当身份,史书记载不详,有待学者进一步研讨。

渔阳墓出土的具杯盒及内盛的十枚耳杯扣合奇妙,工艺精深,纹饰富丽,表现了汉代制漆工艺的高明水平,具杯盒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长沙书籍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