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骗白叟能退货 我是怎样骗白叟买保健品的

来源:37°女人 2021年03月28日 11:06

小K+吴俊宇

给白叟“带来健康和陪同”

2015年1月,一家来自浙江溫州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我就读的中医药大学进行校招,招聘面试官并没有通知面试者,这是保健品出售。与公司签约后,我和火伴们被温州总部安排在雁荡山参与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训练。这段训练“相似洗脑”,每天早上5点起床晨跑、喊标语、野外拓宽、分组竞赛。

训练过程中,负责人不断强化一个概念——公司卖的保健品仅仅个前言,咱们要给白叟“带来健康和陪同”。不断有公司的老职工叙述自己的阅历,描绘团队空气好、上升空间大等一系列的远景。

四五个人“研讨”一个白叟

2015年春节后,我和几位搭档被派到浙江嘉兴“开荒”,要筹建一家新的“摄生馆”。“摄生馆”挑在了一个老小区,这儿晚年人多,满是方针客户。公司有专人训练保健品出售员的“话术”,有一套理论和常识系统,这些是有必要背会的。保健品不能说保健品,会说“保健食品”,加上这个“食”字后,简单让白叟放下警戒心……

谈天仍是为了“挑选客户”。一盒保健品数千元乃至高达数万元,白叟有没有钱,有多少钱,是不是自己管钱,都直接联系到他们能不能买得起保健品,买哪个价位段的保健品。为了研讨顾客,咱们每天晚上6点闭馆就会举行长达5个小时的会议,四五个人揣摩一个白叟,专门针对他们的性情、家庭以及收入情况进行剖析,而且制定第二天的方案。

“摄生馆”经常安排“摄生会议”,用鸡蛋、大米这些生活用品招引白叟参与。“摄生专家”推销一款名为“纳豆”的保健品时说,这是中科院院士的研讨结果,经过杂乱的工艺流程提取了黄豆中心的粘稠物质,可以高效医治心脑血管疾病。这个“杂乱工艺”其实就是一般的压榨法,不或许治好心脑血管疾病,也不是什么中科院院士的研讨结果。

为了卖出产品,咱们会制作“饥饿营销”以及“优惠大促”的假象,守在联系好的白叟身边,不论他们想不想要,都会“抢来”所谓的优惠单,放在白叟面前,劝签字。签字不代表购买,为防止反悔,出售员还会在一小时内把“纳豆”送入白叟家中,直接拿刀把包装拆开,要白叟数货、验货,而且劝白叟当场吃下,“把生米煮成熟饭”。白叟碍于情面,终究也不会回绝。

所谓优惠是双簧扮演

我骗过金额最大的白叟是倪阿姨,82岁,老伴现已逝世,儿女都在外地作业,每月退休金有2000多块,是咱们眼中的“优质客户”。

在一次“摄生讲座”后,我安排倪阿姨和“摄生专家”打开问诊,其时房间里只要咱们3个人,“摄生专家”十分精确地“确诊”了倪阿姨的病况。我不断问“摄生专家”,“纳豆”对倪阿姨身体是否会有优点。“摄生专家”在必定优点后,我还不断向他“争夺”优惠。“摄生专家”很犹疑,一直都不愿意给。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终究松了口,答应把价值8000多元的一大盒“纳豆”以及一系列赠品卖给倪阿姨。

其实,在问诊的前一天,我就给“摄生专家”介绍了倪阿姨的病况,这场问诊是事前导演好的“双簧”,所谓的“优惠”也是咱们演戏的产品。倪阿姨后来还买了价值12000多元的保健品,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花了2万多,我拿到了1600多元提成。

越肯掏钱的白叟享用的效劳越好

当一个白叟成为顾客的时分,我每天有8个小时陪在白叟身边,陪白叟买菜、帮白叟煮饭。白叟在家很孤单,我每天给他送些生果,陪他谈天。

咱们安排过120元杭州3日游,“摄生馆”包下食宿费、交通费以及景点门票,实际成本远高于120元。3日游之后,80%以上的白叟会买保健品。有白叟说:“买产品不是真的觉得好,而是你对我好。我不能让你对我这么好,还赚不到任何钱。”

2015年,我接连3个月拿到了“摄生馆”的出售冠军,每月收入高达上万元。这关于一个在三线城市作业的年轻人来说,十分高。不过, 2015年10月,我和“摄生馆”另一位搭档发作利益冲突,让我俄然变得清醒。我的顾客虽多,可是真实自愿购买的人或许缺乏两成,大部分白叟都是在不即不离下被逼购买的。我用了太多手法,不是一条正路。

挖苦的是,回到老家后,我发现,奶奶也经常参与“摄生讲座”,在出售员的引荐下购买保健品。我榜首反响就是劝她不要买,可奶奶不听,我终究没有坚持,明显,那个出售员对她足够好。

(摘自《南都周刊》2017年8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