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咏春拳 永春拳的故土佛山顺德马东村

来源:旅游 2024年04月05日 05:56

姚德荣

电影《叶问》的面世,让永春拳名声大起。民间掀起了永春寻根之热。佛山顺德的杏坛马东村是永春拳之乡,叶问的师傅一代永春拳大师陈华顺就诞生在古村之中。陈华顺16岁离家去营生,在师傅梁赞这儿学成永春武艺名震江湖,与黄飞鸿齐名。后设馆授徒,收下叶问等高徒,叶问后来居上,使永春拳愈加发扬光大。从民国(1912-1949年)年间至今,永春拳一向在顺德杏坛马东村代代相承。自陈华顺回到马东设馆授徒,永春拳所传承的学徒现已发展到第九代,所以永春拳在马东已有百多年的前史。马东村大部分乡民大都自幼习练永春拳,构成马东人文特征。2013年11月3日,顺德永春拳正式被国家体育总局颁发“我国体育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与推行项目”,顺德马东也开端逐步为人们所熟知。

马东寻“春”

清明前后,应马东村书记徐兆祥之邀,我和顺德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吴光琛教师前往马东村体会一代功夫大师的故土。车下高速,转入一村庄公路,两旁是茂盛的榕树,鹅黄的绿叶在空中撑起绿色的长廊,其间木棉花次序敞开,燃燃如火,与碧绿的春叶构成生机盎然的岭南春光,引导咱们进入永春拳的故土。

过一小桥便见一村落,屋舍田园,青山伴水,绿树成荫,地形平整而开阔。有一堵古色古香的墙赫然在目,上书:“永春文明长廊”,刚毅的字体与永春拳相同有着威猛的张力。

马东村的徐兆祥书记带着咱们进入一文明广场,两个巨大的石头雕成的木人桩矗立在广场中心,每一个巨型木人桩有十几米高,直径有几米,上面的分桩顺次向下摆放,木人桩上刻有一巨型金色对联,左联是:永派奉禅宗少林功夫千秋颂,下联是:春拳扬国粹正统神功万里传。字体为魏碑之体刚毅宏伟,这对巨型木人桩是我国上最高的木人桩,威猛之气跟着这巨型木桩直冲霄汉,这悠悠的田园村落由于有了这两个木人桩而突然生起一股浩然正气。

广场的左面的有一座山叫马宁山,叶问的师傅陈华顺就葬在这座山上。山尽管不高,在一望无际的马东村显得分外突兀,似乎一个伟人站在咱们前面,与眼前的巨型木人桩遥遥相对,构建一个强壮的功夫文明气场。徐书记说,他们计划在山上设置108个木人桩群,木人桩群将使用山体斜坡依山分9层缔造,每层以3、6、9……21个木桩递加,合计108个木人桩,9层代表永春拳陈华顺一支在杏坛已传承至第九代。

咱们所以对这座表面看起来十分一般的山充溢了敬仰,一带永春拳大师长逝在这座山上使这座青山增添了一个浩浩的功夫之魂,这座山也由于有了一个武魂而在中华大地及中华功夫的前史上留下非凡的方位。

永春的传人

巨型木人桩下走来一位老者,在略微活动一下筋骨之后,便打起了永春拳。老者身段不高,健壮宽厚,面宽鼻圆,颇有武者风仪,只见他一招一式,熟练灵动,刚毅有力,拳脚摇动之时,在四周构成一股威猛的气场,一看就知道是永春拳高手。

徐书记给咱们介绍,此人是他的岳父谭焕标,是本地大名鼎鼎的永春拳第四代传人,本年72岁,现在担任陈华顺永春拳功夫培训中心总教练。谭焕标自幼居住在马东村,17岁正式拜顺德永春拳第三代传人陈家廉为师,学习永春拳全艺,得到陈家廉的赞赏与培养。通过数十年吃苦练习、勤勉研究技艺,现在成为一代永春拳功夫教练。其永春拳方法共同,拿手以连环扣打锁子手、两移照镜手、大反捉拿方法、以形打形、旗开得胜。40多年来,谭焕标一向授徒传艺。学徒遍及美国、英国、澳洲、日本、加拿大、香港、广州、肇庆、深圳、广西等地。谭焕标的学徒罗德志在2010年的一场全国永春拳大赛中取得金奖。

巨型木人桩的左面是一个水上码头,水边有大理石长廊,上面设有十六个大理石拳头,一只只攥紧的拳头对着天空,似乎要向外一同打出去,显示出无比的威力。徐书记介绍说,永春拳的套路在马东村保留得极为完好,永春拳拳法现在在香港和广州等地都仅仅剩下两套半还在撒播,但马东村保留了永春拳最原始的12套拳法、3套刀法、6套棍法。这12只拳头正是代表永春12套拳法。

拜访大师的祖祠

咱们在马东古村中游走,青藤灰瓦,小桥流水,马东村闪现出一派温馨的村庄神韵,仅仅这温馨背面,隐约有一种浩然正气在流动,这似乎是马东的魂,抑或是永春的魂。

一瞬间来到陈华顺新居前。陈华顺的新居旧址早已不在,现有的新居是后人建的。而新居周围的陈氏宗祠反而成为了永春文明的载体,被拓荒成顺德永春拳文明展览馆。陈氏宗祠建于北宋年间,修建规模宏大,为三进祠堂,镬耳挺拔,青砖灰瓦,雕栏画栋,十分气度。

门前灯笼高挂,对联耀目,跨过门庭,一股永春功夫气味扑面而来,一厅的露天处左右两头的白墙上画有永春拳的招式,男女各一套,绘声绘色,左右两头陈设各种永春功夫武器。走过前厅,进入第二庭,这儿是永春文明的首要展览地。两头墙上贴满了永春拳的前史和历代名人的材料图片与文字介绍,其间一张图像出了永春拳的传承前史。

据墙上材料介绍,清乾隆末年(1795年),福建九莲山少林寺被焚毁,寺内方丈至善禅师携两徒出走。后来,至善得知仅有永春殿后座一角未彻底焚毁。为留念永春殿,至善将自己共同的拳术命名为“永春拳”,全称是“少林永春”。后为躲避清廷通缉,至善来到佛山的“乐荣华”红船戏班当伙夫。之后他将永春拳传授给惠州人苏三娘,三娘将武功传给陆锦,陆锦又传给唱大花面的黄华宝和唱二花面的梁二娣。黄华宝、梁二娣又将永春拳传授给梁赞。这就是佛山有名的赞先生,后来,梁赞又将永春拳传授给弟子陈华顺,在其时,陈华顺乃至与黄飞鸿齐名,武功与黄飞鸿伯仲之间。

我问徐书记:为何有永春和咏春两个姓名,这是不是一种功夫?徐书记说,原本就是一家。嘉庆(1796-1821年)年间,永春拳为躲避官府围歼,有一段时间曾称作“詠春拳”(后“詠”字简化为“咏”字)。至道光末年(1850年),黄华宝、梁二娣两师兄弟康复“永春拳”叫法。

陈华顺学成后,先在佛山莲花地大街陶瓷店内教授永春拳术,传人有儿子陈汝棉、叶问等,后回家园顺德杏坛东马宁(现在的马东村)设馆授徒。依照祖训,东马宁的永春弟子康复“永春拳”的姓名。在20世纪20年代,其子陈汝棉在佛山昇平路西便巷开武馆时,叶问等师弟送上牌子作贺礼,牌子也赫然写着“永春拳国术社”。叶问自幼投师陈华顺门下习艺,20世纪40年代末移居香港以传永(咏)春拳为业,培养出黄淳樑、张卓庆、李小龙等一批永(咏)春拳名手。

从民国(1912-1949年)年间至今,永春拳一向在顺德杏坛东马宁代代相承,阅历了第二代陈华顺、第三代陈汝棉等人,第四代陈家廉、第五代陈国基等人,现在现已传至第九代。在传承过程中,东马宁弟子谨守“永春拳”一名,其他区域的永春弟子则沿袭咏春拳的叫法。仅仅称号不同,其实传承都是一家。

雄壮波澜的永春豪气

从陈氏宗祠出来,咱们在村中徜徉,远处有一古桥如虹,名曰“镇龙桥”,下有一水如镜,周围岭南民居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两岸绿树如茵,尤其是水旁的木棉花如火如荼,一派盎然的春意在碧水中流动,构成典型的岭南水乡情韵。

我说,这小桥流水古宅春眠的意境确实引人如胜,但这似乎是文人雅士的境地,如同和全国出名的永春功夫的豪侠之气有点不相融。

徐书记笑而不语。过会儿,说,那我带你们去一个当地去感受一下永春的英雄豪气吧。穿古巷,走石桥,绕过一湾,眼前恍然大悟,闪现一条大江,江面浩淼,岸边芦苇飞荡,绿树如云,好一片雄阔之气。

此刻,江面起雾,迷蒙之间,隐约约约见一岛清雅湿润,高雅如一抹水墨,渔帆点点,孤舟远去,意境开阔,极富画中有诗。想不到马东村还有一条如此雄壮的大江。咱们来到一个陈旧的码头,徐书记说,马东村原名叫东马宁村,由于水路宽广晓畅,一向是广东区域重要的对外通道,旧时马东村商贸十分昌盛。当年这座码头承当了很多的货品中转与集散。

站在码头的石板台阶上我幻想着当年这儿的船来帆往,一片富贵的胜景。幻想着当年陈华顺在充溢诗意的月光之夜从这儿搭船出去学艺营生,成为一代永春拳大师之后,又在日出之时,从江上扬帆回乡,开馆授徒,才有了学徒叶问名震华夏,才有了李小龙出名世界,将永春功夫发扬光大,成为中华功夫的珍宝。

徐书记指着江对面说:对面就是一带功夫之王李小龙的故土均安镇,李小龙是叶问的学徒,他所创建的截拳道正是从永春拳里演化而来的。看来这条江是孕育英雄的当地,我总算理解为何徐支书要将咱们带到此处,由于那是永春文明的摇篮,一代功夫大师的浩然之气日夜不停在这儿流动。

面临江水,我不堪慨叹这韶光的沧桑。滚滚的江水,浪花淘尽英雄,现在这江上景色仍旧在,落日仍旧红。仅仅这英雄侠客,如天上的白云,一去不返,现在又在何方?

同行的吴光琛教师凭栏瞭望江山烟波,若有所思。吴教师是闻名的企业管理专家,是优势导向管理法的创始人,出书了多部企业管理专集,一起他也是闻名的诗人,出书过多本诗集。我见吴教师面临江水,神态如此专心,定然是搅动了诗情。远处江面模糊,近处绿树,枝影娑婆,装点一艘渔船,画面雄阔而精约,好一幅水墨山水,我所以按动快门,将这一幅文人江山的画面收入镜头之中。

快 门刚闭,吴教师的诗歌《马东抒怀》便跟着这江上的波澜涓涓而出。以此作为此文的结束吧:“那一页写满传奇的永春文明,穿过着这一江烟雨,飘洋过海。从此,四大洋掀起了中华永春的波澜。一座800年的祖祠,跨过这一江的波澜,从北宋的目光来到今朝,传承一个宗族的荣耀。我的眼睛被这一江的景色迷住,跟着浩浩汤汤的江水,寻找一代永春的英雄。回头看看古巷中的小桥流水,柔软中孕育着大江东去的波澜。那陈旧的镬耳山墙是如此的流通,将我深重的思绪凝集成一片雄壮的帆船,跟着这江上的波涛漂向迷濛的远方,烟波浩渺之处,是我那梦里的故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