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权
同仁县,藏语称“热贡赛姆琼”,地处青海省东部的阿米夏琼山东麓、九曲黄河榜首曲的上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汉文明与藏文明、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彼此交织,是内地通往藏彝走廊、河西走廊及西亚、中亚的交汇处。干百年来,藏族、汉族、土族公民在此友善同处,藏传佛教文明、儒家文明及伊斯兰文明深度交融,构成了别出心裁、光耀雪域的热贡文明,被誉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每年阴历六月十七至六月二十五日,隆务河谷麦香千里,百花怒放,牧草肥美,这儿的藏族、土族公民穿起节日盛装,吹响纯洁的白海螺,敲着吉利的龙鼓,煨起浓浓的桑烟,举办盛大的具奥秘原始遗风的“周卦勒若”活动,即“六月祭神典礼”。他们欢欣鼓舞,酬神娱人,祈盼五谷丰登、吉利如意的好年景。
海螺声鸣唤醒隆务河谷
7月的内地已是炎炎夏日,而地处青海之东的同仁县却仍旧凉快迷人。顺着隆务河进入同仁县的年都乎村,沿着一条宽广的大街向北而去,左面是一排由厚重的夯土城墙围筑的古堡。古堡南面是年都乎河山崖,东西北三面筑土墙,南北长300余米,东西长100余米,古堡的东、北双面各开一门。寨内结构布局紧凑合理,宅院密密麻麻,城墙墙头已是杂草丛生,颓丧不齐,虽历经数百年的年月腐蚀,却仍旧佑护着古堡里的公民。与古堡构成鲜明比照的是大街右侧新修的藏式宅院,青砖砌筑的门楼之内皆是由本性原木精摹细琢的藏式风搏斗棋大门,每一扇本性原木大门的门环上都拴着一束请求神灵赐福的五颜色布,热辣辣地直入眼前,光彩夺目。大街两边宅院新旧比照,让你感受到年都乎古堡悠长的前史和沧桑改变。
这时大街止境迎面走来三个藏民,他们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盘精巧的贡品。我紧随其后,跟着他们拐进一个冷巷,来到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南面现已升起了浓浓的桑烟,西边祭棚里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垛玛、生果、美酒、鲜花、哈达等各种贡品,还有川流不息的乡民不时前来敬献贡品。他们每一个人都面色忠诚,口诵六字真言,毕恭毕敬地将贡品贡献到祭祀台前,将哈达细心地围在自己贡品的四周,然后走到煨桑台前,把带来的香草、青稞撒在台上,让自己对神灵的忠诚之心跟着缕缕青烟升入空中,灵通神灵。煨桑是藏族信众服侍神灵最重要的一种宗教典礼,佛经上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可是只需闻到桑烟之香味就会感到十分高兴,宛如赴宴,藏语称其为“智萨”(即食味)。与此一起,在煨桑过程中他们期望神灵降福他们,以此得到精神上极大的寄予。
年都乎乡供奉着五位山神——阿尼夏琼山神、果茂二郎神、阿尼玛卿山神、战直里山神、念青山神,其间夏琼山神是最大的山神。年都乎乡各个村供奉着不同的山神。相传二郎神因得罪天庭被贬下凡,当他来到同仁尕则敦时,见这儿地灵人杰,民俗淳朴,所以便留在这儿,当地人也将二郎神尊为村庄的神。后来二郎神协助热贡公民打了胜仗,所以二郎神也被热贡各村落奉为战神加以供奉祭祀,每年阴历六月十七开端,隆务河周边的藏族、土族村庄都会进行盛大的二郎神祭祀活动,请求战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当早上的阳光爬上山头洒满隆务河谷时,年都乎乡各村的人们都早早就起来,为各自的山神煨桑祭祀后,一起向村西北山上的二郎庙调集。顺着山间小路向山上走去,远远地望见山顶上有一簇巨大的插箭台,上面良莠不齐密密地插满了五颜六色哈达的箭杆,在遒劲的山风吹拂下势如气势磅礴,顶风猎猎,哗哗作响。顺着高低的小路咱们登上山顶,半山腰一个相对陡峭的山丘之上依山就势筑起一个台基,二郎庙面南背北建于此台基之上,是一处单进宅院小庙。庙前的广场相对宽广,南面用松枝堆起一个巨大的煨桑台。拾级进入二郎庙,二郎庙正殿内端端正正摆着三顶神轿,轿中端坐着供奉的神像,宅院里有几个乡民正在用柳枝装扮着神轿,一位中年男人正在用一条画着符咒的长长的白纸条装修着一个木架子。一位中年汉子登上二郎庙的房顶,抓起一把把龙达奋力撒向空中,那片片龙达如万片鹅毛雪花漫天飘动,又似乎天女散花缤纷绽放在天穹之上,给神灵带去了人们真挚的祝福。撒过龙达之后他又面向群山吹响白海螺,消沉淳厚的海螺聲响彻在群山之巅,回旋在隆务河谷,号角声声,向四方千万信众吹响了集结号,也给各路山神送去了年都乎大众的千般忠诚,呼唤他们享受六月神会的桑烟。
神灵附身代言神灵法师显威
乡民摩肩接踵而来,小小的二郎庙逐渐热烈起来,有肩背手提松枝香草等煨桑物料的乡民,有敲着羊皮鼓蹦蹦跳跳到来的年青人,还有身背蛇矛短炮的外地游客,他们不谋而合地从五湖四海相聚在山顶的二郎庙。热贡六月会的祭祀活动有些村子是答应未成婚的女人参与,而年都乎村的六月会则是肯定不答应女人参与的。参与六月会活动乡民的服装都是有严厉的规则的,每个人都是蓝布绑腿,腰系褐色藏袍,身穿白色衬衣,40岁以上参与跳神舞的男人头上一致扎一块白毛巾,40岁以下的都一概戴一顶称作“索夏”的白色尖顶宽边上缀红穗的毡帽。传说中的夏琼山神身着铠甲,所以参与祭礼的人都保留了戴“索夏”的传统。
这时离祭祀活动还有些时刻,从二郎庙里出来,绕到庙后,墙角席坐了许多年青的勇士,他们手里压着一块山上随外可见的白土块,细细打磨着手里的铁扦。钢扦长约二十余公分,一头尖另一头挂一个红丝线吊坠。二郎庙所在的这座山头是由富含细砂的白土组成的,这种土质地极端细腻,板结后的土块细若油石,用这种白土块打磨过的铁扦光滑明亮,创伤既不出血也不发炎。再往后走来到插箭台,一个年岁略微大一点的孩子正带着8个小孩操练拉什则神舞。只见他们每个人都右手执一柄弯头鼓锤,左手拿着一把牛皮神鼓,鼓面之上绘有各种佛像或法器,颜色鲜艳,好像唐卡相同精巧无比,反常夺目。这些合理童真调皮年纪的孩子们方才还在墙角嘻戏耍闹,可是一旦列队敲起神鼓,他们似乎一会儿变得成熟了许多,和一般信徒相同仔细忠诚,神态严肃,跟着他们领头的大男孩一边有节奏地敲击着神鼓,一边围着插箭台不时变换着各种队形和舞蹈动作。
约十一点,乡民们顺次在二郎庙前的广场上规整列队,跟着消沉舒缓的铜锣声跳起了神舞。在几位卫兵的护卫下,两位身穿五颜六色铠甲款式锦袍的拉哇(法师)出现在二郎庙门前,他们是果茂法师和和念青法师。此刻他们浑身上下情不自禁地开端剧烈颤动,怒目圆睁,牙关紧咬,嘴角不时宣布嘶嘶的响声,表露出万分苦楚的姿态——神灵开端附身了。他们脾气暴躁,左突右撞,每逢看到他们面前有人出现时都显得十分气愤,果茂法师不时双手拍拍胸膛,挥舞双拳,似乎展示他的法力无边;念青法师场上来回不停地踱步,紧握双拳,不时面冲观众,双腕相击,似乎是要和你比试一下,让人十分畏瞑。
果茂法师走近煨桑台,点着上面高高堆起的松枝柏枝,向煨桑台上祭洒青稞酒,焚烧符咒,心中默念请求词和咒语,盛大奥秘的祭祀典礼开端了。煨桑台上浓烟滚滚,二郎庙便被好像云遮雾罩,似乎洞天福地一般,那松柏枝焚烧散宣布的幽香充满在山间。世人也力争上游地将各自带来的柏树枝和桑仔、香草投向煨桑台,这些松柏树枝在熊熊烈火中爆出噼哩啪啦的动静,大家齐喊“拉嘉洛”、“拉嘉洛”(意为“神成功了”)的祭祀诵词,齐声称颂勇敢的二郎神功劳。两位大法师如两端愤恨的牦牛在场内踱来踱去,横行无忌,身边的卫兵紧紧地护卫左右,避免他们冲向人群,乡民不时告戒咱们:大法师最不喜爱有人在他面前,他气愤了结果会严峻,你们不要挨近他!
法师(藏语称拉哇)平常与一般人相同正常日子、参与出产,六月会期间神灵附体后,他们作为人与神的交流者为神代言,掌管祭祀,传达神的旨意。热贡区域夏琼山神的位置最高,二郎神次之,可是六月会期间二郎神却是主角,全部活动都是环绕二郎神举办的。扮演果茂二郎神法师的是乡民仁青先,据乡民讲平常他性情十分平缓,可是神灵附体后就会变得野性十足、张狂任意。祭祀活动开端的前几日,法师要坚持身体洁净,先到寺院里承受活佛们的洗礼,举办诵经请求典礼,然后才参与六月会祭祀活动。
血雨腥风勇敢无畏欢娱山神
煨桑结束后,附体后的大法师回到二郎庙,一群年青后生也跟着法师回鱼贯而入,开端举办六月会最奥秘、最触目惊心的上口扦典礼。这项内容女人是被严厉制止入内观赏的,全部的女游客都被挡在二郎庙大门之外。
大法师在二郎庙的大殿祭拜完众神后,回身来到围档在大殿门口的乡民面前。这些后生们人人抢先英勇,个个面无惧色,昂着头,挤到果茂法师跟前,将手中磨得锃亮的钢扦递到大法师手中。大法师接过钢扦后,中指和食指伸入上扦人的口中,用拇指捏住受扦人的腮帮用力揉了几下,操起寒光闪闪的钢扦径自从腮帮揉压之处刺进口中,然后从口中穿了出来,然后再取一根钢扦刺进另一侧。上完扦结果茂法师把一块红布系在受扦人的脖子上。两根钢扦在口中穿插刺进,好像猛兽的四支长牙,威武骁勇。令人奇怪的是钢扦穿过之处竟一点血也不出,每个人都一点点没有一点痛苦的姿态,好像这些钢扦本来就是长在腮帮上似的。
上完扦后,两位大法师被迎立庙前的台阶中,乡民們在庙前列队为大法师跳起神舞,称颂二郎神的杰出勋绩,感念各路山神佑护热贡区域的安定。简略的神舞祭祀典礼举办结束后,在两位大法师的带领下,人们抬着五位山神的神轿,前呼后拥,声势赫赫,直奔山顶插箭台。一路上大刀长矛高擎,寒光闪闪,气势汹汹,龙鼓铜锣声声,翻天覆地,震天撼地。旗帜猎猎,遮天蔽日,锣鼓声,呼啸声,呐喊声,汇成一股激流回旋在隆务河谷上空。来到插箭台,全部的观赏游客都被回绝挨近祭祀现场,面向东边山崖,众乡民闪立一边,两位法师开端冲着对面的大山挥舞大刀长矛作法祭祀山神。附体后的法师的身躯早已不属于自己了,作为山神的代言人,他们超然无我,对面的山崖竟都视若不见,似乎直面强敌,仍舍生忘死要冲上前去投入战役,要不是身边的乡民紧紧维护,他们真的会冲上前去,此情此景直惊得世人呆若木鸡。
法师以神的名义为年青人上口扦,乡民大众以此方式取悦神灵,一起上扦后他们就不能再说话了,劝诫人们避免病从口入,消病禳灾。还有一种说法,插上了口扦就好像给山神献了一只山羊,以此表达上扦者对神灵的忠诚之心,籍以求得神灵对当地大众的庇佑。除了“上口扦”以外,有些村子插口扦的一起还要进行“上背扦”“法师开山”等典礼,法师要将10-20根钢扦并排插在人的背部皮肤之上,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洒向五湖四海。上了背扦后,他们上身赤裸,左手持鼓,右手伐鼓,边鼓边舞。当这些勇士们站立不动时,那一排排背扦好像身上披了一件五颜六色蓑衣,神勇威武。当龙鼓响起时,伴着陈旧奥秘的“拉什则”神舞,背上的这些钢扦顺势摇动,好像一团团狂舞的火焰且鼓且舞,直到钢针主动掉落停止。那沉稳淳厚、掷地有声的龙鼓节奏,响彻隆务河谷,似乎穿透天外悠远时空与山神对话。那规整化一、粗暴豪放的神摇动作,绽放热贡净土,诠释着藏土儿女威武神勇的性情和对神灵的赤烈忠诚。
面临这些略带血腥的局面,咱们理解忠诚的崇奉给予藏、土各族信众力气,崇奉使他们勇敢无畏。当钢扦穿破腮帮,扎进自己的脊背,他们也将对神灵的忠诚跟着四处纷飞的龙达一起融入在漫天的烟雾中。跟着悠长的海螺号声传达给他们心中的神灵,使隆务河谷处处充满在一种佛光普照、美好吉利的奥秘空气之中……
以舞娱神拉什则摇动六月天
二郎神庙祭祀结束,五位山神的神轿被抬着下山进行转村,最终游行部队在村中的大广场会集。此刻,广场中心堆起一人多高的煨桑资料,祭祀棚里的祭品也堆得像小山相同,五位山神的神轿顺次摆放在祭祀棚前,各位山神开端纵情享受乡民的祭品。
六月会是全村里最重要、最崇高、最盛大的节日,全部的男性下至入学儿童、上至健康白叟,不论身处何地都要赶回来参与盛会,要停下全部全力参与六月会。六月会期间全村的男性乡民各司其职,有条有理,墨守成规地进行着千年传承的典礼。今日没有组织作业的女人和白叟小孩都身着节日的盛装,带着凳子集合在广场上,按着指挥在广场中围出一个大场子,等待着盛大的拉什则神舞的开端。
此刻正值正午,火热的阳光洒在广场之中,跟着消沉舒缓的铜锣和龙鼓的节奏,跳神舞的部队从广场西南角进场了。为山神献舞是祭祀活动最为严肃崇高的内容,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到乡民的团体献舞内容。跳神舞的部队是依照年纪分组摆放的,排在最前面的是数十名剽悍威武的中年汉子,他们手持绘有各式武器及苍龙、八宝图画的旗帜,之后是手持龙鼓的乡民部队,最终是上了口扦的年青人。他们按着顺时针的方向沿着广场内圈跳着一致的脚步缓慢前行,舞蹈自始至终只要一种相同的舞步,先是缓慢地向前走三步,然后向四方敬献哈达,全部的人都表情凝重,一举一动都展示着对神灵的敬重之情。团体进场后就是各自进行敬献舞蹈,将他们最美、最纯洁的舞姿贡献给二郎山神。
同仁区域的藏、土各民族能歌善舞,上至耄耋白叟,下至会走孩提,跳舞就和走路相同轻车熟驾,在六月会祭祀活动中“以舞娱神”,将他们最美、最纯洁的舞姿贡献给他们的神灵。祭祀典礼中主要有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和莫合则(军舞)三种舞蹈方式,每个村庄都有他们的主祭神,祭祀时按着自己的常规扮演其间的一种或几种舞蹈。拉什则相似巴西的桑巴舞,由强健的青年男人执鼓扮演,动作掷地有声,勇武之中又不乏洒脱。勒什则舞姿轻盈豪放,舞蹈中他们向山神敬献赞歌、诵念贺词、跳舞上香焚纸,请求山神保佑乡民国泰民安。莫合则是一种体现古代藏族戎行的舞蹈,相传“莫合则”与古代军事征战和敬奉二郎神有关,舞者左手执弓,右手持剑,头戴圆形红顶丝坠帽,身佩红绿彩带,头戴虎豹面具,高喊“喔哈-喔哈-喔哈”的标语,舞出两军交兵的局面,扮演威武剽悍。
“巫风就是舞风,祭坛就是舞坛。”六月会祭祀活动千古传承,保存了浓郁的原始巫风遗址,藏族、土族、回、汉各族公民“以舞娱神”,一起请求神灵保佑这方土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安全吉利。
TIPS
·交通:同仁县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属一地,隆务镇为州府及县府所以地,这儿不通火车,合适自驾或包車前往,在西宁市每天7:40-17:00隔40分钟有一趟班车发往黄南州。
·购物:同仁为热贡艺术之乡,物产丰富,特征产品会集在宗教工艺品和农牧药材等。最著名的当属唐卡、堆绣、剪纸、冬虫夏草、人参果、同仁黄果梨、青稞酒等。
·美食:同仁是藏、土、回、汉多民族集合的当地,美食以牛羊肉为主,有面饼蒸羊汤、爆焖小羊肉、“三烧”、牛肉干等,为门客之独爱,不可不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