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
摘 要:以游览人类学的视点重视游览拍照,体现了拍照在游览活动中的重要文明含义。以符号视角切入游览拍照有益于研讨其逾越自身的文明表征结构。根据符号结构的二元论,经过对拍照活动及相片的符号表征,领会其作为游览招引物、游览留念品、游览体会叙事和游览典礼的符号含义,展现一个充溢喻意,具有时空维度的游览拍照符号文明国际。
关键词:游览拍照;相片;符号;文明表征;
正如茱莉亚·玛格丽塔·卡梅伦所述,“我巴望捕捉我眼前全部的美,经过长时刻尽力,总算如愿以偿”。每个人都巴望捕捉眼前的全部美,1939年拍照技能的创造使此愿望得以完成。拍照伴跟着社会开展逐渐成为人们日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与行为,特别是在以寻求精力需求为意图游览中,它的方位和效果越加凸显。“在皇宫花园的庄重布景的唆使下,日本人对快照的入神上升至无以复加的疯狂境地。从快门持续咔嚓响判别,不只在场每个人,并且每一叶青草,都必定被全面的背记载在胶卷上了”。从摘自1977年5月3日《纽约时报》的一则新闻中看到,拍照与一种最典型的现代活动——游览,并肩开展。作为玩乐,游览而不带相机,好像是一桩极不天然的事。相机已成为人们游览出行前的必备品。斯潘恩以为拍照与游览活动构成了一个全体,是游览行为、活动和进程的有机部分(Osborne,2000)。特别在数码拍照技能出现今后,跟着拍照大众化开展使得游览与拍照两者间的联络愈加严密。现代游览活动中游览者运用拍照的方法记载和回忆他们的阅历,游览者把他们以为有含义、有意思的事情和事物用相机记载下来。相片可提供无可辩驳的依据,证明人们去游览,方案有施行,也玩得高兴。在拍照进程中游览者经过镜头去知道和了解眼前的形象,与游览地的文明和社会发作了多维的沟通,所以游览中的拍照便有了其文明含义,这种文明含义逾越拍照自身而具有了更多的符号标志性。游览与拍照的结合构筑了拍照在游览情境下的文明表征,衍生出了一个充溢喻意,具有时空维度的特别符号(sign)国际,在这个国际中充溢着“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的符号。
一、拍照图片作为游览招引物的文明表征
皮尔斯以为指索符号是符号的一种分类,这种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因果或附近性的联络,指索符号能够指示或索引符号方针的存在。(peirce,1934)游览拍照是经过图画进行表达的,图片的图画符号含义毋庸置疑。在游览活动中当你对准感兴趣的游览景象按下快门后,景象便留下来。相片中的图画(image)与景象之间便发作一种联络,图画是对实践景象的解读与再现,这个图画符号阐明在某个游览情形中存在“这样”的形象,特别当这些图画符号作为游览商家、中介机构、媒体的宣扬品时,图画将游览情形中的景象依照必定方法检索并出现出来,当游览者接纳到了如图片广告、明信片、游览宣扬手册等一系列的游览信息时,这些图画发作招引效果,所以游览者依照相片的指示,向“那里”进发。
二、相片作为游览留念品的文明表征
《简明牛津词典》以为符号是指某物经过与另一事物有相似的质量或在现实或思想上有联络,被人们遍及认作另一事物天经地义的典型或代表物体,或使人们联想起另一物体。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以为符号可所以其地点语境中的物体、行为、联络、事情、身形和空间单位。(Victor Turner, 1970)从这个含义上了解符号不只仅仅仅物和物之间的表征,也可所以以上说到的恣意元素与元素之间的表征。拍照的首要功用是将其时的游览情形留存下来,游览者经过重复观看其时的现场拍照取得人们对游览情境中那个景象或景点的回忆,这些相片被持久的保存下来,留在游览者的“影集”和“相册”里,作为留念。相片证明了自己其时正处于游览情形中,作为“到此一游”的证据,创造出的一种“物质符号”(kinen),它表征了其时在游览中“客我”的状况及与各种事物之间发作的联络,常常翻看都会想起其时,当事,所以相片成为了留给自己的留念品,在这种状况之下,它成为了自我沟通的道具,它让游览者断定并认同了游览情形中的“客我”的社会身份,成为自我内涵表达的符号。当游览者将相片带回到住地作为一种“馈赠品”(omiyage),在他者面前进行展现时,这是对游览者自我的出现,在这种状况下,相片作为游览者夸耀,或与外在社会沟通的道具,旨在向他们传递信息和含义,游览拍照在此含义上构建了自我外在表达的含义。正如科斯塔(Costa)所说:“游览者展现留念品,是其进行自我出现扮演时的一部分,在此扮演进程中,他把自我向他者出现出来。游览者自我出现时,旨在体现自己既是一个国际游览者,又是一个赏识传统和实在的人。”因而自我的对外沟通与对内沟通一起进行,游览拍照作为游览留念品既是游览者自我外在化的符号,也是自我内涵化的符号。
三、游览拍照作为游览体会叙事的文明表征
拍照基本功用就是用相片中出现的图画进行表达,因而相片成为游览者经过个人视角与挑选进行表达的“文本”。彭兆荣以为游览拍照的表达方法就是 “言语叙事”(discourse narrative),因而游览者用拍照构建了自己特定的“语境”用以对“文本”进行叙事,而相片成为了游览情形下“言语叙事”的“文本”符号。游览者处在不同的方位,站在不同的视点,运用不同的光线,身处不同的文明布景,具有不同的心思状况,运用不同的拍照前言(胶卷、数码),选用不同的拍照技能等都决议了他们能够在同一个“实在景象”上构成特有图画,彭兆荣把它称为“图画创造”,由于图画符号是人“制作”。“制作”的进程是“实在景象”解构成“符码”的进程,在“符码”对“文本”进行叙事的进程中构成了其颜色、意境和心情的各异“言语”,也构建了的游览情形下的不同“语境”。在游览情形的“语境”下是“看者”与被摄方针之间的沟通,它蕴含着游览者对游览景象的文明了解,对游览地文明布景的感知与知道,是文明价值与社会文明构建起了这个特别的“语境”。
苏珊·桑塔格以为拍照是核实阅历的一种方法,把阅历转化为一个印象、一个留念品,游览进程变成了累积相片的一种战略,大多数游览者感到有必要把相机搁在他们与他们遇到的任何瞩意图东西之间,好像只要经过相机才能够将体会进程陈说出来。她以为相片能够将任何东西与其它的东西发作联络:只需以不同的取景来拍照要拍照的景象就行了(Susan Sontag,1977)。拍照将游览活动中的全部事物与要素联络在一起,在相片中不只仅记载了游览活动进程中的各类景点、还记载了游览地及居民,或其它发作的事、行为、当地人的状况以及与游览地的联络,一个个无限小单位的相片构成了社会现实。相片叙说的是关于游览地各种事物和要素的联络,它标志着一种文明价值与社会的联络,这种联络在于游览者与游览地的多维沟通。它叙说了游览情形中的社会现实,也论说了游览阅历的堆集进程和体会进程。所以有了游览叙事的款式:停下来拍照,然后持续走。拍照将游览阅历自身变成一种观看的方法,每具有一次游览体会并想陈说它时,就按下快门。具有一次游览体会就等同于给这次阅历拍照一张相片,参加一项游览活动越来越等同于经过相片来观看它。
四、游览拍照活动作为游览典礼文明表征
在游览人类学的研讨中带有一个遍及性观念:现代游览是一种现代的典礼,而游览拍照将这一典礼进行记载,相片中展现了典礼的整个进程。依此逻辑,所以拍照成为记载游览日子阅历的一种典礼。作为典礼理论专家维克多·特纳以为典礼符号有三个特色,最简明的特色是浓缩(condensation),一个简略的方式表明许多事物和举动。前面部分论说已阐明游览拍照浓缩表达了如游览招引物、留念品、阅历等许多事物和行为。第二,截然不同的各个“所指”的统一体(unification),这些截然不同的各个所指因其一起具有的相似质量或施行上或理念中的联络相互连接。拍照首要代表游览招引物、游览留念品、游览体会进程、游览阅历等,作为主体的“文明”贯穿于这些多样的所指中。它的第三个特色是含义的两极性——“理念极”和“感觉极”。“理念极”能使人发现标准和价值,他们引导和操控人作为社会团体和社会领域成员的行为。“感觉极”聚集了那些被希望激起人的愿望和情感的所指。(Victor Turner, 1970)游览拍照多样的所指中,标志游览招引物、游览留念品和游览体会进程等聚集了游览者对游览进程的体会与享用及内化的进程,这是“感觉极”特色。它还标志了游览者“文明价值”与游览地社会的沟通,它引导和操控着游览者集体在游览地的行为与体现,这是“理念极”的特色。
典礼符号的社会影响在于它们的指示才能。假如他们关于举动者而言不指示任何东西,符号就是不相干的,它们也不再是符号了。而拍照就具有这样的时空转化的指示含义。相片既是一片薄薄的空间,也是时刻。拍照的功用决议了其具有一种特别的效果能够凝结、凝集某一特定的时刻和空间。它“损坏”了时刻与空间的物理维度和联络,也发作了一种对未来时空的指示性,从格拉本的游览典礼的三个进程对游览拍照作为典礼符号的表征进行剖析。在格拉本的游览典礼理论进程中,现代游览活动进程分为三段
(如下图):
游览拍照是在CD阶段发作的,CD阶段游览者处于一种“振奋中心”阶段和进程,它具有标志含义上的“崇高”含义,游客在这一阶段享用着“崇高韶光”。游览拍照经过相片将这一阶段的“崇高感”凝结下来,将“他时、他者、他景”凝集在特定的时刻与空间中。而当游览活动完毕后,带上相片回归到“苦甜交错”的EF阶段时,尽管回到了尘俗,但 “现在自我”与“曩昔自我”有所不同,关于相片在不断重温中,人从现在的EF段拉回到了“曩昔”,并凝结在了曩昔的那个时刻、空间联络中,阻滞在了CD段。相片比活动的印象更可回忆,由于它们是一种切得整整齐齐的时刻,它将时刻与空间的效果加强,将其时的“崇高进程”跨过了时刻地道与现在的“尘俗日子”构成对应。在这个进程中游览者发现曩昔 “尘俗日子”的AB段与现在的“尘俗日子”EF段有所不同。凝结的时空联络将游览者带入了时空地道,在现代、曩昔和未来中络绎,相片凝结的时空还会将游览者拉入对未来时空的神往,指示游览者向未来的“崇高日子”跨进,将游览者拉入了未来游览时空情形的想象。游览者经过拍照进行一次多元文明的时空洗礼。
五、结语
至此拍照在游览情形中的文明表征得以出现,作为游览招引物的指引符号、游览留念品、游览体会和阅历及游览典礼的符号含义将会在游览国际中不断的丰厚、开展。拍照经过文明表征从另一视点表达了什么是游览,从某种程度上拍照成为了人们游览之地点,拍照刻画了游览进程,以至于整个旅程成为了咱们在胶片上留下的好景色,就像苏珊·桑塔格所说,今日全部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张相片中完结(Susan Sontag,1977),游览的存在也为在拍照中完结。游览方针、照相机和胶片技能构成了游览的真实实质,拍照与游览已是密不可分了。
注释:
① 苏珊·桑塔格著,黄明媚译.论拍照[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9.
② 转引自 彭兆荣,《游览人类学》,2004:P175.
③ 苏珊·桑塔格著,黄明媚译.论拍照[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9.
④ 转引自 谢彦君,《游览体会研讨》,2010:P27.
⑤ 彭兆荣在其作品《游览人类学》中说到“到此一游”的情节在我国游览中十分杰出,似乎游览者游览的最重要的目就是为了证明“我来过”,这种行为带有能够在我国传统文明领域进行了解的“自我夸耀”的某种成分。这造成了我国游客在游览活动中“走马观花”与“花钱赶景点”的“我国特色”。
⑥ 在Nelson Graburn的作品《Anthropology and the age of tourism》的第四部分中说到在日本游览中kinen是某个重大事情的留念物,它可所以一件礼物。如离盖印章的签证等,这是在游览中给自己的留念品。
⑦ Omiyage是从游览地带回的留念品,有必要被带回家展现和送给亲朋好友。游览留念品的这种标志性导致一些礼物文明特别兴旺的国家和地区的游览者,如日本游客,在外出游览时,有必要购买留念品。
⑧ 张晓萍. 民族游览的人类学透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p201-212. 马晓京.游览标志消费对云南石林游览产品开发的启示.
⑨ 维克多·特纳,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标志之林[M]商务印书馆,北京:2006,P25.
⑩ 苏珊·桑塔格著,黄明媚译.论拍照[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22.
, 彭兆荣.游览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北京:2004,P245.
- 苏珊·桑塔格著,黄明媚译.论拍照[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8,P22.
. John Urry[M]The tourist gaze,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杨慧,赵玉中,王庆玲 刘永青译, 2009:P176.
参考文献:
[1]彭兆荣.游览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75.
[2]苏珊·桑塔格著,黄明媚译.论拍照[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John Urry著,杨慧,赵玉中,王庆玲 刘永青译.The Tourist Gaze[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3-178.
[4]Nelson Graburn著,赵红梅等译.Anthropology and the age of tourism [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5-298.
[5]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标志之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
[6] 张晓萍. 民族游览的人类学透视[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211.
[7]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148-190.
[8] 谢彦君等. 游览体会研讨——走向实证科学[M].北京:我国游览出版社,2010: 27,37-38.
[9] 张晓萍,李伟. 游览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10]Wang ning. Tourism and Modernity: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M]. Pergamon Pres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