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修改部
一眨眼,当指尖还在键盘上翻飞之际,一年的韶光就溜走了。伴随着新年的曙光,《举世人文地理》也迎来了更名的第四个年初。
再会2013,你好2014。恭贺你的新年,祝愿你的愿望。
每一群人中都有英豪,每一个人都有愿望。回望逝去的365个昼夜,《举世人文地理》的愿望,就是为了证明“游览的含义”。
经过游览,咱们真实地报导了“进藏六大线”中震慑心灵的天路传奇;经过游览,咱们奋力地传递了中俄边境上“间谍村”的“我国梦”;经过游览,咱们让国人知道了南海有个潭门镇,那里的老船长正以巨大的勇气与风波和粗野作反抗;经过游览,咱们得以触摸到枪手部落与黄河鬼峡捞尸人的心灵素描……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美好。咱们的许多报导,就是在游览中不断探究与发现,每篇报导都是寻觅的成果——咱们愿尽心竭力。
回忆这些年,咱们有必要感谢每一个陪同《举世人文地理》一路走过的读者。你与咱们一同感触美丽景色,探究那些隐藏在年月深处的隐秘。你或许长时间订阅《举世人文地理》,或许仅仅路过报刊亭时顺手买了一本,乃至只因某种机缘而偶尔翻看了一期——无论怎样,这份杂志都因你的阅览而更有存在的含义,咱们的作业也因你的重视而变得更有价值。
读者来信一直是读者与修改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几年时间里,收纳读者来信的“容器”现已从一个抽屉开展到了一个柜子;除了如雪片般飞来的纸质函件外,修改部每周都还会收到数百封的电子邮件——其间许多都是投稿,每一篇文字,每一幅图片,都充满了两个字——真挚。
至此,咱们真挚地道一声:谢谢你。这一声谢发自肺腑,源于心底。新一年的道路上,有你同行,咱们的脚步会愈加坚决。
当然,需求感谢的人还有许多——比方那些随时都在路上的记者与摄影师。没有你们勤劳的劳作,就不可能有杂志上那些震慑人心的文字和让人沉醉的图片。正是你们终年跋山涉水、历经困难,深化不为人知的村落,乃至是无人区,才有了这“一个巨大年代的原生态视角读本”。
或许你还会记住本年那期《未敞开的故宫禁区》的稿件,咱们的作者仅仅为讲究“北三所终究在哪里”这个问题,踏着大雪连续访问了研讨故宫的许多专家,总算得出了最好的定论——一作业人员描述:“敬业,跑得够快,快赶上当年宫里的宦官了。”
当笔者在电脑上敲出上面的文字时,QQ又跳动音讯,一位摄影师发来了新年期间的拍照方案——可贵歇息的他把新年假期也奉献给了杂志。他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波兰前史名城克拉科夫。他期望能在新的一年里,为读者献上更多的令人难忘的相片,让读者能带着杂志去游览。
这,也是一切作者,一切摄影师和一切修改的一起愿望——让新年的阳光照射你的游览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