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娟
东北乡村有句谚语:“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是说新婚的女儿携老公回门时,娘家根本都会以小鸡炖蘑菇款待。其实在餐桌上,蘑菇往往才是主角。在鸡肉油脂的烘托下,松树伞、榛蘑、小黄蘑、趟子蘑、鸡腿蘑热火朝天,滋味千变万化。
小鸡炖蘑菇尤以松树伞滋味最好。松树伞是长白山特有的无法人工培养的菌种,它们群生在长青松林中,伞盖呈淡紫赤色或咖啡色,像半开的油纸伞。有人叫它红蘑,也有人叫它松树钉。立秋往后,下过几场雨,树林子里每天早晨都会起浓浓的雾,蘑菇们便纷繁钻出面。松树伞是不喜欢喧嚣的菌子,只长在深山老林里。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极為挑剔:光感、湿度、树龄……即便有大片大片的青松,也未必会找得到它们的踪迹。
松树伞能够鲜吃,炖排骨、炒里脊都是不错的挑选。晾干后滋味不光不受影响,还多了些嚼劲。用来炖鸡的松树伞大都是干品,要从头泡发后才干和鸡肉一同炖。鸡肉切块,大火翻炒,加一棵园子里自己种的老葱、适量的盐,以及松树伞,其他的调料就都能够省掉了。土灶里架上劈柴,先是大火烧开,再用灶里的余火焐上一个小时,铁锅里就飘出了浓郁得化不开的香味。炖好的松树伞呈紫檀色,口感极为“肉头”,鲜甜无比。
稍差一些的是榛蘑,一种长在矮小的榛树丛里的蘑菇。和松树伞不同,用来炖鸡的榛蘑最好用鲜的。现采的榛蘑滋味极端鲜美,用水焯一下,炖鸡也好,放一把碧绿的小白菜做成羹汤也好,都是最鲜美的时令好菜。
除了小鸡炖蘑菇,东北地区还有品种繁多的蘑菇菜肴。
落叶松林中最多的是黏团子、小黄蘑和小灰蘑。黏团子即牛肝菌,是林中常见的蘑菇,菌盖润滑湿润有黏性,肉肥厚,柄粗大健壮,用来炖马铃薯香滑可口,也能够炒辣椒或是做成蘑菇酱;小黄蘑色彩鲜黄,外形细巧,可炖可炒,最好吃的是焯熟后加香菜、葱段、盐、糖、香油等作料拌成凉菜;小灰蘑学名棕灰口蘑,最大的特点是嫩,能够做馅、凉拌、炒菜、煲汤、清炖。东北饭店里有一道门客们独爱的小菜叫做“森林小炒”,现在厨师们选用的食材多为香菇、杏鲍菇之类,其实,最正宗的做法是用小灰蘑等野生菌。
趟子蘑最为狡猾,它们好像是谁的足迹,总是成“趟”成长,发现一朵顺藤摸瓜,便会发现一个“排”,一排蘑菇拣下来,恐怕一个小筐都装不下呢。趟子蘑长得肥肥大大,灰白色,容貌不美观,但滋味鲜美,口感绵厚能够清炒,也能够与其它的食材一同炖,还能够做菌汤。
鸡腿蘑长得婀娜多姿,伞盖上有美观的斑纹,伞柄状如肥硕的鸡大腿,滋味鲜美得难以形容。但是很多人不敢吃这种蘑菇,由于它和一种毒蘑菇“蹬腿蘑”很类似。
猪嘴蘑是一种成长在柞树上的真菌,它的吃法只要一种,就是凉拌——把黄瓜拍碎,葱切成细条,加鲜猪嘴蘑,用盐、味精、糖、醋、酱油调味,就能够吃了。猪嘴蘑的口感像木耳,但质地比木耳肥厚,很有咬头。不过猪嘴蘑外表含有一种有毒成分,假如洗不净的话,能让食用者嘴唇肿大如猪嘴,咱们当地人叫作被猪“拱”着了。食用前要分别用碱、食盐把猪嘴蘑洗若干遍,直到洗得水明澈,猪嘴蘑也在水里泡得胀大丰满停止。
有小鸡炖蘑菇、有小炒、有凉菜、有蘑菇肉酱、有好喝的菌汤,您看,这顿蘑菇宴还算丰富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