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电视剧全30集 福寿齐全佛跳墙

来源:食品与健康 2023年11月07日 15:33

徐艳文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前史。此菜把几十种质料集于一坛,既有一起的荤味,又坚持了各自的特征,味道浑厚,鲜美绝伦。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相传清道光年间,官员周莲应邀到当地最大的钱庄老板家做客。老板娘效法古人,用酒坛煨菜待客。此菜上席后,坛盖一开,香气四溢。周莲连声叫好,问此菜的姓名,老板娘奉迎道:“这是‘福寿全,期望吃过此菜的人能‘吉祥如意、福寿双全。”周莲回府后,对家中厨师郑春发描绘了此菜的形状和味道。郑春发经试制,做出了“福寿全”,但他并不满足于依样画葫芦。经不断揣摩,他在本来菜肴的基础上增加了山珍海味,丰厚了工序,最后用绍兴酒以文火煨制,令此菜味道更佳。

清光绪三年(1877年),郑春发在福州市区东街口开了一家名为“聚春园”的菜馆,把悉心研发的“福寿全”作为招牌菜。没过多久,这道菜便名声大振,很多门客景仰而至。有诗赞曰:“坛启荤香飘邻居,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福寿全”更名为“佛跳墙”,并一向撒播至今。

佛跳墙的选料非常考究,有鱼翅、鲍鱼、海参、鱼肚、火腿、干贝、猪蹄筋、鸽蛋、羊肘、鸭肉等,还要再配上十几种辅料。但此菜之所以遭到时人喜欢,不只在于质料,更在于烹饪过程中需求下的时刻。

制造一坛佛跳墙,厨师至少要提早一个星期进行预备。选择鲍鱼,泡发鱼翅等,都需求特殊的眼力和投入很多时刻,这一步要主厨亲自出马。接下来是取肉。取肉要限制部位,并且講究刀法,肉块的形状、巨细、厚薄、长短都有“规范”。将上述食材用蒸、炸、泡等几种烹调办法处理后,按必定次序放进盛过酒的绍兴酒坛中,用荷叶加盖密封坛口以储香保味,用炭火煨制5~6小时,让几十种食材在酒坛内相互效果,提高味道,即成佛跳墙。

佛跳墙所用的煨器,多年来一向沿袭装过酒的绍兴酒坛。当佛跳墙上桌时,光看酒坛子,就好像能闻到一股酒香。开坛观瞧,酒坛中汤浓色纯,厚而不腻。紧接着,各种食材的香气在酒味的加持下,演绎得幽雅、诱人,一股脑地飘进你的鼻腔,引人胃口; 喝一口汤,浓、香、甜、清,鲜美不腻; 吃一口鲍鱼,烂而不腐,软糯柔滑,清新弹牙,妙趣横生。

佛跳墙有巨细号之分。最小号的为1人份; 最大号的则可供12人食用。坛口很大,开盖后掀开荷叶,上面所列鱼翅、瑶柱、鸽蛋、鲍鱼一望而知,一般会有4~5层,下面一般还有海参、鱼肚、蹄筋、墨鱼、竹笙等。近二十种主料,十多种辅料,一起构成了佛跳墙的甘旨。

最正宗的佛跳墙,当然出自聚春园。此菜到目前为止,经历过八代十一位大师不断改进。第一代创始人是郑春发,第二代是邓世瑞,第三代是强祖淦,第四代是郭则贤、姚宽余,第五代是郑玉椿和“双强”强木根、强曲曲,第六代是姚信锐,第七代是罗世伟,现在掌勺的是第八代的杨伟华。

聚春园的佛跳墙,1990年,荣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最高奖——金鼎奖; 2002年,在第十二届全国厨艺节中荣获宴席最高奖——中华名宴; 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百年前史的“聚春园佛跳墙制造技艺”作为福建省仅有的传统菜肴技艺荣列之中。

您有机会去福州,必定要尝尝地道的佛跳墙,看看这菜值不值得“佛闻弃禅跳墙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