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红背红尾鸲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整天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历史上许多事情和传奇故事都发生在这儿,它见证了千百年来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和磕碰。上世纪60年代为了新中国核工作在此建筑的水电厂,更是让铁门关蒙上了一层奥秘的颜色。
铁门关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丝绸之路”古道中段的咽喉。晋代在这儿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在关旁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的遗址。铁门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恶,民国初年镌刻在铁门关楼旁的“襟山带河”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她最实在的描写,被誉为“西域第一关”。
从古至今,有许多汉唐的文人墨客、商旅、和尚都在铁门关留下了踪影。西汉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 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玄奘印度求法走过。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登铁门关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整天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此诗实在而生动地描绘出了铁门关的险恶。
历史上许多事情和传奇故事都发生在这儿,它见证了千百年来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和磕碰。上世纪60年代为了新中国核工作在此建筑的水电厂,更是让铁门关蒙上了一层奥秘的颜色。如今的铁门关河谷,经过几代电力人的尽力建造,生态环境得到改进,山峻水湍,林荫郁郁,是电力人的家乡、留鸟的天堂、摄影家的圣地,更为铁门关奇迹和铁门关风景增添了奇特、奥秘、神化的颜色。
一个冬日的清晨,我从库尔勒动身,驱车8公里外被誉为“西域第一关”的铁门关。车在怪石峥嵘的库鲁克塔格山中跋涉,峡谷两边的山峰海拔在800米~1 300米之间,岩壁峻峭,大多路段仅容一车经过,峡谷最窄处仅50米。走在峡谷间,昂首一线天,谷底的孔雀河水汹涌湍急,令人惊叹。虽是冬日,但这儿古树参天,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高低小道在白雪掩盖的林中穿行,似乎走进玉宇琼枝的童话世界,小巧玲珑,人间仙境,忍不住使人萌生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处同”的感叹,让人如痴如醉。
正是这儿共同的地理环境,营建了世外桃源的空气。这儿植物不只散布显着,并且多样丰厚,如罗布麻、甘草、贝母、黑枸杞、 野石榴、海棠、沙棘、沙枣等植物。共同的气候,幽静的环境,丰厚的植被,招引来自区外的天鹅、白秋沙鸭、雉鸡、红背红尾鸲、华彩雀莺、紫啸鸫、山梅、乌鸫、朱雀、欧亚鸲等几十余种珍稀留鸟到此地休息。晨曦中,鸟儿们铺开自己的歌喉,或独唱、或重唱、或多声部合唱,悠扬的天堂之音在晨霭中活动,令人感到日子的香甜与惬意。时不时几只华彩雀莺低空飞行,从这棵树飞向那棵树;有个英勇斗胆的红背红尾鸲鸟,围着轿车的倒车镜猎奇地赏识着自己的舞姿,久久不愿离去;紫啸鸫闪电般从这块石头窜到那块石头上,丢下一串串搧翅的声响;而麻雀飞起来是一大阵子,几十只,撒一片银铃。这些生灵给河谷带来了活力,用歌声与绚烂点染了严冬。我被眼前的画面震慑和感动了,这种震慑是大自然和生灵带给我的感动。我忙不迭地将这些充溢生命和爱情的夸姣画面摄入镜头,纵情地享用、纵情地记载。
瞧,铁门关的魅力是共同而不朽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