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价值
2015年11月20日,北京一处司法判定所。沈博伦和吴霞带着5个月的女儿来做亲子判定。“你们这是要离婚仍是复婚?”一位50多岁的阿姨接待了他们。来做亲子判定的,大多是由于离婚胶葛、或是复婚生子。
“咱们没成婚。”吴霞答复。阿姨盯着他们看了好几秒:“现在年轻人怎么想的?时髦是吧?”吴霞已习惯了不解的目光和神态。她32岁,是一位未婚妈妈。去计生办咨询时、在医院孕检时、临产住院时、去人才中心查档时,就事人员都会不解且质疑。
至于亲子判定,这是为女儿上户口的关键步骤,是交纳罚款即社会抚育费的条件。
2015年6月,这对从前的情侣一度成为新闻人物。吴霞怀孕3个月时,两人平和分手,却决议生下孩子一同抚育。孩子出世当晚,两人建议一个名为“筹罚款,给一个上不了户口的新生儿”的众筹项目,每人10元,筹钱为女儿交纳处理户口的43910元罚款。
早在怀孕时,吴霞就从计生部分拿到了一份“征收社会抚育费预备资料详单”,这是吴霞第一次传闻“社会抚育费”。一位大街计生办女人作业人员,力劝两人选用一个更经济实惠、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先成婚,再离婚。只需有这一纸证书,两人不需要交纳罚款,更不用操心走这趟繁琐程序。
沈博伦和吴霞偏偏挑选了最难的一条路。
“在这个准则下,整个流程关于未婚妈妈来说都是二次损伤。”吴霞说,国家方针将婚生与非婚生区别对待,人们用不了解或是怜惜的目光看待,“事实上,许多方针都在赏罚你的这种行为。”
好在,为女儿上户口的漫漫征途已挨近结尾。截止2015年9月28日,众筹获得了1777人的支撑,筹措金钱30530元。两人决议,其间的17770元将用来垫支社会抚育费,其他捐赠给公益项目。
挑选
沈博伦1989年出世,2012年大学毕业。一年后,觉得作业没有价值,辞去职务创办了一个名为“+box”的项目,想向10个城市的1000个年轻人提出同一个问题:“假如给你一个时机问全国际同龄人一个问题,你会问什么?”他觉得,一个质疑就是一次改动,“致力于展示和探求青年人对自我和国际的反思,鼓舞每一个青年人独立思考并探究自我、知道自我、完成自我。
吴霞比沈博伦大6岁。18岁考入北京大学金融专业,一年后退学,前往美国获得双学位,又读了MBA。但是,她抛弃了6年处理咨询作业经验,转而参加创办了一个教育组织,期望培育具有公民认识、立异才能的青少年。
2013年11月,在一场公益活动中相识的沈博伦与吴霞堕入热恋,以为找到了相互的魂灵伴侣。一年后,吴霞怀孕了。2015年1月18日,两人在一同运营的上宣布一封揭露信《咱们不计划成婚,并且咱们分手了》。他们在文章中说,“生孩子是咱们一同的挑选。”
沈博伦很喜欢孩子,期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在他看来,分手与生孩子是两个独立的工作,对孩子坚持坦白和爱才是最大的公正——他的父母爱情不好,却硬撑着在同一个屋檐下相互损伤,这让他深感,“形式上的家不是真实的家”。
吴霞从没有觉得自己英勇。她说,做未婚妈妈更多出于自己的私心,“期待着孩子带来的惊喜和感悟。说实话,这种情感比爱情要巩固得多也奇特得多”。
2015年5月,两人决议建议众筹,期望以此引起公民生育权的重视和评论。作为报答,他们将记载处理户口的全过程并揭露共享。6个月内,给每个支撑者以邮件发送一段孩子的生长记载。
未来
沈博伦一向在上记载着女儿的生长。“7月21日,是小朋友满月的日子,给她剃了头。尽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剪发。但她现在看起来有点像肥肥的外星人。”
两人曾约好,照料孩子的时刻是一人一半。现在,沈博伦也简直每天一次到吴霞家里照料。
“咱们一同在做这件工作,沈博伦遭到的质疑更多。或许他不是一个好的伴侣,但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父亲。”吴霞说。
在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中,吴霞写道:“我仅有不曾后悔过的决议,是生下你。或许有一天在你由于父母而苦楚的时分,你会责怪咱们做了这个决议。它的确非常固执,但却一点都不激动。”
“或许有一天,你能宽恕我的固执。不管是否宽恕,妈妈都想对你说:对不住……我和你爸爸无法一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咱们真的都很爱你。”
这个孩子正在改动着他们的人生。沈博伦和吴霞,为这个女儿取了奶名“吴所谓”,“无所谓,无所畏”。
(易茗摘自《我国新闻周刊》2015年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