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双补丸 三招揭秘假药圈套

来源:食品与健康 2025年09月17日 12:13

韩昀希

住在天津市某区的苏大爷本年71岁,是一名糖尿病患者。2015年8月份,他应邀参加了一次名为“某某医疗恢复协会”的组织举行的健康讲座。一名自称某大医院内科主任的中年男子为苏大爷开了10盒“蜂胶糖脂胶囊”,吩咐准时服用,确保半月后即收效。尔后,因为苏大爷深信那位“主任”开出的“良药”而抛弃服用正式医院开的降糖药,成果形成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指数急剧升高,几乎变成严重后果。“局面搞得那么盛大,没想到仍是圈套。”每逢说起此事,苏大爷都表明后怕。

高血压患者吴大娘本年81岁,平常日子非常节省,既不舍得吃又不舍得喝。2016年5月的一天,小区里有人宣扬给晚年人免费体检,吴大娘就去参加了。在免费体检中吴大娘见到了一位“专家”,吴大娘觉得这位“专家”的言语真能够说是“字字深化心田,句句劝慰心灵”,所以不管家人竭力对立,用自己节衣缩食积累下来的8 000元钱买了两个阶段的“引荐药品”,临走时还对“专家”再三感谢。后来,因为服用后病症并未得到改进,而且得知“药品”仅仅保健品后,白叟便打电话交涉退货问题,对方爽性连她的电话也不接了。

河北省某市的孙大娘年近60岁,2014年6月在电视上看到一则能够“完全治愈”腰间盘突出的“药品”广告后,便打电话去问询。对方自称“某某研究院”,简略了解了孙大娘的病况和根本的家庭状况后,便给老太太引荐了他们研究院一位80多岁的“老教授”。之后,这位自称“任老”的“教授”便隔三差五地给孙大娘打电话,不只问询她的病况,还对白叟嘘寒问暖。几回电话交流后,孙大娘就完全放下了警戒,开端买“药品”。这一买,便一发不可收拾。从1980元10盒的药品,到40000元两箱20盒的药品外加一些其他具有辅佐功用的药。前前后后20屡次,每次都是货到付款。孙大娘回头一算,都花了14万元了,可自己的病况并没什么好转。这时,对方仍源源不断地寄药过来,并让老太太付钱。老太太一向瞒着家里人跟亲戚朋友借钱,还向女儿要了几万块钱。孙大娘的女儿传闻母亲要看病,一开端非常支撑,后来细心一问孙大娘才讲了实情,她这才认识到母亲上圈套了。

骗子的惯用方法

招数1: 健康讲座

请一些“专家”,把晚年人招集在一同,搞健康讲座,用发廉价纪念品、小礼品的方法,招引晚年人到会。到了会场,“专家”会把保健食品的效果无限夸张,并与药的概念相混杂,晚年人在“专家”的忽悠下,误认为保健食品能治百病,乃至认为就是药品,头脑发热当场购买。没带够钱的也不要紧,他们会以贴身效劳为名给你送货到家,去家里取钱,其实就是怕晚年人回家今后头脑清醒了不再购买。

招数2 :免费体检

骗子找一些样貌和颜悦色的人员在晚年人居多的小区里免费做量血压、测血糖等体检,有些还煞有介事地给晚年人做全套体检,骗子在体检成果上动手脚,没病的白叟也说成有病。晚年人拿着这样的体检定论向所谓的“老专家”咨询,“老专家”运用晚年人想要健康长寿的急迫心思,趁机兜销“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宣扬他们售卖的产品是万用灵药。加上自古以来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许多晚年人在免费体检后,非常简单相信“老专家”的说辞,大多数都会掏钱购买这些假药。

招数3: 洗脑旅行

面向晚年人的贱价或免费旅行,其实就是在周边蜻蜓点水,意图仍是要经过讲课给晚年人洗脑。把晚年人集合到一同出门旅行,在封闭式的环境中接连地灌注保健品怎么怎么好、能治百病,参团的晚年人连跟家人商议的时机都没有,相互跟风就一同掏钱了。

骗子们个个都是心思专家,产品卖出前,张口亲爹亲妈地叫着,饿了送饭,渴了递水,连鞋带松了都给晚年人及时系上。现在白叟们大都不跟孩子住,长时间缺少子女关爱且身患各种疾病的他们怎会不被如此“亲情”感动?亲情攻势往后,骗子们往往以没有成绩会被辞退为由恳求白叟帮助,一起凭借“专家”不断强化产品成效。身为白叟,哪能看着“好孩子”受委屈啊?再说,已然能治自己的病,买了也不糟蹋啊,所以,掏腰包买货也就水到渠成了。

圈套为何得不到遏止?

榜首,在得知上圈套后,有些法律认识强的晚年人也会挑选去派出所或许公安机关报案。可是,这类触及药品的案子首要要到食品药品监督机关报案,该机关经对案子检查,如发现触及刑事案子的头绪,才应移交至公安机关。许多人不清楚报案流程,直接去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不予受理后,又不知道怎么去食品药品监督机关报案,走了许多弯路,终究因为嫌费事,晚年人身体又不太好,往往就挑选自认倒霉,不了了之了。

假如上圈套晚年人到食品药品监督机关进行报案,也要先到食品药品质量检查机关查验药品的真伪,再做个体检,以证明吃了这些假药后,病况有所加剧,才能对该案进行受理,许多假药本身的成分就是淀粉、奶粉等,对身体无害,就是不像骗子宣扬的相同包治百病,不满足上述条件,所以无法立案。

第二,骗子在向晚年人兜销假药时,故意玩文字游戏,将药品和保健品相混杂,晚年人认为自己买的是药品,但实际上买到的是保健品,这就不归于食品药品监督机关统辖的规模,而归于工商机关统辖的规模,假如晚年人买到的保健品批号完全、手续合法,也不能遭到工商机关的行政处理。终究的成果就是骗子打了擦边球,让晚年人吃了哑巴亏。

第三,骗子运用晚年人大多爱用现金的习气,一般都会运用现金交易,不留任何实在银行账号和手机号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依照晚年人供给的头绪清查起来非常困难,即使相关机关受理了晚年人的报案,破案难度也很大,晚年人的财产损失更难追回。

怎么避免上圈套?

榜首招,患病白叟要到医院就医,保健品应经过正规渠道购买。

骗子诈骗晚年人屡次得手,就是运用晚年人对健康长寿的迫切愿望,切中晚年人要害。患病的晚年人必定要到正规医院求医问药,非处方类药物也要到正规药店购买。现在许多晚年人都会服用一些能够缓解症状以及防备疾病的保健品,这类产品必定要遵医嘱到正规药店购买。

第二招,进步警觉认识,保卫本身利益。

不认识的人不让进家门,上门推销的产品不买,媒体上的私立医院、药品等广告不要轻信,免费体检、免费试用这类小便宜肯定不要贪,茕居白叟不要在家中寄存很多现金及其他贵重物品,避免激动消费以及骗子上门取钱。买到的药品要细心检查批阅标识、生产日期等,如有需求要去食品药品监督机关辨别药品真伪,一旦发现假药、劣药,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到相关机关投诉告发,保卫自己的权益。

第三招,子女多陪同关爱白叟。

晚年人尤其是空巢白叟缺少关爱,遇事没人商议,是他们简单受骗的主要原因,不法分子捉住晚年人的心思需求,打孝心牌、健康牌,让晚年人毫不勉强地受骗。子女要多回家陪同白叟,并运用互联网交流方法多给白叟发送警示内容及晚年人关怀的内容,用亲情的力气进步晚年人的自我防备认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