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团玺
两边山峦青翠,石羊江水涨起来了,这片水域的水位升高了近一米,流速增快。这片河段青碧无白滩。此时,一行20多人,咱们坐落这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的石羊江河谷中。前面三艘艇(独木舟、皮划艇)进行前锋勘测线路,大筏子护航、救援维护,后边是四艘16英尺的大筏子。中科院等许多科学家进入一侧的小峡谷中,已有大半个小时。为首的刘建手里拿着标本袋子,从一个大板根那里走出来,他们这块区域的勘测完毕了。幺哥的宏声又起,他提示咱们:“科学家们就要回到船上了,你们去前面看看那个滩吧。留意挑选今晚的露营地。”
石羊江之行,是我户外生计中又一次不是为了漂流的漂流,并非为了白水体会的白水荡舟:这支部队,为2017年终究一期“红河上游绿孔雀及季雨林维护与科学查询”项目组,由“天然之友”“野性我国”和山水天然维护中心等专业环境维护安排主张和安排,作业内容是带领科学家们进入石羊江河谷做体系查询。此行的方案是,从石羊江上游的大湾水电站下的河段下水,对石羊江48公里无接连陆路交通河段做无缺查询,寻觅发现绿孔雀、苏铁、兰科植物,做一个直通季雨林生态河谷的归纳科考。
参加此次绿孔雀查询的四艘大船全景。
石羊江,为云南六大水系(其他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珠江/南盘江、独龙江/伊洛瓦底河)中,最不被重视的水系红河的上游干流。三个多月前,幺哥问我有没时间参加这次“特别漂流”,我毫不犹豫地容许了。但我对这片区域的景色夸姣度、野生动物潜在性,存有置疑。由于,每次通过楚雄、玉溪这些中大城市,山头河谷已被砍光,这石羊江、绿汁江距昆明200公里直线间隔,怎样会有夸姣的生境?
石羊河谷沿线无贯穿路途,到这一带河谷只能开车走土路进来,在河滨某个点逗留一下。因而,漂流、皮划艇仅仅作为给科学家们供给的交通工具,才得以直通石羊江河谷全线,体系性查询季雨林及其动植物。历史上,尚没有一个科研作业人员、维护作业者,体系地沿着河谷完结查询。部队的中心成员是来自中科院植物研讨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讨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北京等地的中青年科学家们。漂流技术部队,则是为保证科研人员得以体系查询,漂流掌舵的领头人就是冯春,人称幺哥,是1986年长漂那一代的人。其他维护作业者,则是“天然之友”“野性我国”和山水天然维护中心的作业成员。保险起见,冯春这次力邀了张继跃、汤建忠、刘建、陈骏驰等爬山漂流的老户外探险者,载着科学家们下漂这段河流。阿光、何小军与我,则选用独木舟进行护航。
何小军是澳流圈的老将了,也是此次保证团队的一员。
这并非漂流的旅程,咱们不是来漂流探险的—实际上这段河谷白水难度最大仅1+滩,难度真实太低。并且假如上面大湾水库不放水,河槽许多当地近干枯,咱们只能辛苦地抬大船从陆地翻过落差到平水。所以,能给科学家们供给查询交通帮忙,这是咱们最大的含义和价值地点。
“哇,这个营地太漂亮太舒服了。”天色将晚,咱们把大筏子、小皮艇搬上岸,卸下各类器件、配备,扎起了帐子。这一块本属于恐龙河天然维护区,但在10年前为建筑水电站,把它从维护区中剥离了。在岸上有牛粪的痕迹,比较显着。夜晚降临,这儿海拔仅600米左右,近期寒潮侵袭,温差也很大。真是难以幻想的云南,难以幻想的大横断山区!
此时,大湾电站的放水又停了,河槽缩短了许多。咱们心忧后边的查询,假如水量不行,大筏子就会十分难行。关于咱们来说,咱们喜欢有水的河流;关于绿孔雀来说,这是它们终究的庇护所。
奚志农教师此前在这片区域拍照的绿孔雀。惋惜咱们这次查询没有拍照到这美丽的身影。
河流的生命是自在流动,绿孔雀的生命是自在开屏—而人类的生命含义亦如此。
并非仅仅为了绿孔雀
要是没有探险家们的支撑,咱们就难以有这样的数据和体系查询。
从昆明过来不到300公里,越野车阅历八九小时的土路烂路。咱们下水之前的终究土路,遇到了一个大坑、一个土堆路障。
“有或许是电站的人搞的,这土路是本地农人用来挖沙的,农人一般不会设这个的。”咱们下水的点,在大湾电站以下的方位。自10多年前始,当地政府为建大湾电站(已建)以及嘎洒江一级电站(停建),恐龙河州级天然维护区做区划调整,把中心区等809.47公顷的面积让坐落电站的施工区域,最显着的是,海拔680米以下都被挪出了维护区范畴:下流嘎洒江电站规划吞没水位是675米,回水损坏石羊江河谷,但未违背维护区法令条款。
紅河河谷全景。
“幸亏NGO尽力推进,政府罢工了嘎洒江电站,否则方案11月截流,之后是清库、建坝和蓄水。如不罢工,谁知道现在咱们这片季雨林成什么样了?很或许脚下就是一片死水啊。”“野性我国”的奚志农、“天然之友”的张伯驹,送别至此就返回了。
下水时,上面大湾电站没有放水。水小滩浅,浅的当地仅到脚踝,所以速度很慢。榜首天,前行了近一公里,榜首晚即在右中岸的石头草滩上露营了。来日早上一看,上游大湾电站放水了,露营地被涨起的水围住成了一个孤岛。但这于漂流查询更有利,水量够大够深,滩也不急不凶。
石羊江河谷谷底没有居民,但在沿线海拔1000米的山上,零散有彝族和汉族居民。这天,咱们和一个开拖拉机下来挖沙的青年兄弟攀谈。他家在小江河上游寓居,小江河从这儿往上一直到大湾大坝,海拔680米以上都属维护区。
顾伯健发现绿孔雀脚印现场。
这儿的山沟,季雨林没有腰村那儿茂盛,但有着种群数量最大的绿孔雀。小江河上游那里,也因“天然之友”及“野性我国”与政府安排交流,罢工了两个水电站和工矿。但这几天,开矿挖沙导致小江河支流的水出现黄浑色,与碧绿明澈的石羊江干流构成激烈反差。
“绿孔雀咯,咱们现在知道是受维护的,抓它要犯法的。现在咱们不敢打了,偶然有个别人胆大还会偷着打。你看这边山上就有,迟早会下来低一点,还或许看得到,但白日看不见它们的。”这位汉族农人普通话说的还能够。
第三天,小江河下来约10公里,咱们查询了石羊江的支流马龙河,它从西北面流过来。干热河谷,地上草木稀少,放牛放羊痕迹仍是有一些。背阴处则往往有巨大的季雨林乔木成长。前四天,漂流专家护航科学家、猫盟CFCA的动物维护专家、天然之友与野性我国的户外摄影师们,安全漂流过了48公里的石羊江江段,抵达绿汁江和石羊江交汇的省道大桥处。
第五天,阿光与小军用桨板、皮划艇护卫科学家在绿汁江流域前后30多公里进行活动,安全将青年科学家们送到彼岸,进行野生动植物的查询。“从前,咱们过不了河,水深又急,太风险了。”顾伯健说。
红河在两江集合处,始称“嘎洒江”。在腰村峡谷这儿的季雨林,野猪的痕迹十分显着。其实,这儿仅有野猪和当地乡民进来(采药、打猎)。城市里的一些维护者,没有这种艰苦的实践体会,空口谈维护令人费解。坐而论道并轻松地品德评判,则极端简单——这是现状。同行的其他青年学者,都十分能喫苦,这批90后令人惊异,颇有探险型动植物科学家的风仪。
在露营地发现绿孔雀脚印,咱们纷繁围过来观看。
我国许多维护区或动物休息地,往往如此境况:这条河谷连续在径面上,根本沿线都有放牧牛羊、农人砍柴日子的痕迹。要把原住民和绿孔雀维护结合,有必要深化野地查询,这才有或许找到适宜途径,而非“一刀切”想当然的补偿补偿。这是国内现在保存最无缺、面积最大的季雨林,是终究一片坚持了原始面貌的干热河谷,这也是终究一片无缺的绿孔雀休息地了。
只要深化一线、科学谨慎的郊野查询,才可得来详尽数据,只要数据信息及常识体系才干打破愚蠢偏执。唯有中长期的对生命含义的价值考虑,反应到持续性的坚持维护作业中,才干把绿孔雀维护到未来。腰村石羊江拐弯处,季雨林的山沟构成了一个环形。绿孔雀或就在那山上的树上,警觉俯视河滩上的人类:你们是谁?又想赶咱们往何处去?
而我在幻想:假如绿孔雀从高山雨林中滑翔而下,那是多么美丽!
“这是历史上榜首次贯穿石羊江热带季雨林河谷的无缺科考。十分感谢你们这些探险者、漂流者,要是没有你们,咱们就难以有这样的数据和体系查询。”科学家们说。
绿孔雀对环境很挑剔,野生苏铁也只在生境很好的当地成长,还有或许存在的野生稻。石羊江甚至绿汁江这一带,不仅仅是绿孔雀终究的家乡,也是我国终究保存无缺、连片的热带季雨林。维护一个濒危动物,就需要维护它的休息地、给它一个无缺的野性家乡。留存有这样天然的野性家乡,其实也是给人类自身留一条后路、保存一个生境。
终究的绿孔雀,也意味着终究的热带季雨林。假如没有绿孔雀,季雨林就没有魂灵。假如没有了季雨林,绿孔雀就没有家乡,只要走向灭绝。
探险者的另一种历史含义
只要根据自在崇奉、根据爱天然的联合,才会让咱们更有力地往光亮国际走下去。
这次漂流探险查询的成员,都是很有故事的人。
幺哥是攀枝花人,爽快诙谐。60岁的幺哥有许多头衔,如我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玉树市政府漂流总参谋。他最在乎的则是,他是1986年长江漂流探险的那一代队员。
“我总是在大山江河里走动,咱们这一代人关于大天然有很深的爱情。看着许多过度的不合理开发,在损坏着它,觉得十分痛心。长江那里不是有个很有名的峡谷烟瘴挂嘛,野生动物十分多,但那里是无人区。后来咱们漂流时发现那里要建水电站,就赶忙向有关部门报告,后来青海省政府把它罢工了。这次呢,刚好奚志农教师拍完绿孔雀后在成都找我,提及绿孔雀及休息地的查询,说没有船艇,科学家和生态摄影师就很难走远,这就是这次漂流最早的缘起。我说,我的要求很简单。你把眼前这杯酒喝了,我就动身。从不喝酒的奚志农,端起白酒一饮而尽。”然后,就是咱们这些户外运动的老朋友,出现在这条河流上。我从前都未曾听过石羊江的姓名。如绿孔雀那么低沉、那么被人忘记—这些我国户外尤其是漂流范畴的老船長,来到石羊江季雨林的绿孔雀休息河谷。
此次查询中发现的绿孔雀脚印。
在国际爬山、漂流探险范畴,假如一个国际探险家想来西南我国进行爬山、穿越、漂流探险,在谷歌查找或许他私家联络单上的榜首个姓名,肯定是“JiYue Zhang”。藏着长发的张继跃,也是1986年长漂的队员。他是当年中美联合队的,也是我国榜首代闻名漂流探险家,从事漂流及山间探险30余年,持有美国急救救生卡、美国江河漂流导游资质证和加拿大漂流导游资质证。2000年3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样描绘张继跃:“1999年,除了早春的南美漂流、春秋的金沙江漂流、夏日的通天河漂流,他还完结了秋冬季西藏帕隆藏布的首漂。”
这次的科考探险部队里,还有大艇船长汤建忠,从事户外作业超越25年。他与张继跃是我国唯二的橹桨手,2004年参加“Last Descents漂流我国”承受专业漂流导游的训练。现在在公司的漂流活动中担任专业导游、助理导师、摄影师、首席厨师及后勤总务,别的还担任漂流设备的办理。2012年4月成为榜首位全程掌舵18英尺充气双桨船漂流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我国船长。在近20年的天然江河漂流阅历中,累积了超越16000公里的漂流旅程。他是我的采访中榜首个具体解说碧鸡与绿孔雀之间联合的人。
陈骏驰,从前为联通公司的技术部门办理者。他的别的一个身份为闻名爬山家,从事爬山及户外活动20年,2003年5月21日成功登顶国际榜首峰珠穆朗玛峰。他曾担任安排我国联通资助支撑我国科学院的2005~2007年可可西里科考,这是我国科学史上在藏北规划最大的科学查询。
来自成都的刘建,华西都市报社首席记者,全国百佳优异新闻作业者,四川省爬山协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取得者。也是国际上榜首位完结7+2(登顶国际七大洲最高峰、南极、北极极点)极限探险的记者,国家级爬山健将。在化石研讨范畴、地质科学等范畴跨界,也是颇有名望的专家。
“嘿!石羊江那么小的河流,你们不是拿大炮打蚊子嘛!”有朋友說。这次咱们部队订货两艘大漂流艇—绿孔雀号和红河号。但终究的活动,验证了在珍稀濒危的绿孔雀维护作业上,在终究的季雨林维护上,就需要有精英级的力气参加。
这是一种精力与境地。
国际在改动,每个人都是年代浪潮里的一朵水花。每个人的生命,来自于六合,终将也归回天然。科学家们,以及护航的户外探险家们,人们都是如此喜欢那些河流高山,只要这样的组合,咱们的忠诚与仔细精力才和大天然共同。
继跃十分低沉,但在国外探险者中十分有名。他说:“能够用到自己划船的技术,帮忙他们进去查询是很有含义的,他们很仔细很卖力。实际上20年前,我触摸过一些相似的环保项目,比方给些基金会的环保项目供给帮忙。关于河流,遥远的中小电站对生态损坏很大,对当地老百姓好像也没什么帮忙。感觉在这儿建筑水电站,吞没两条河流共100公里,是因小失大的。保存它的原貌,这是令人敬畏的,我觉得从我个人来讲,在这件作业上能奉献一点力气,仍是十分高兴的。往后这种相似的作业,我仍是会积极参加的。”
陈骏驰说:“榜首天刚到石羊河,和这些青年在一同,其时我就对建哥说,现在这个年代,还能看到一些小青年执着、热心地投入这样的作业,真是很受鼓动。期望他们成长着持续进入社会后,不要被那些功利所左右,坚持初心是最困难的。关于全体活动,感觉这样的部队往后可跨跨界,比方科学家小顾等能够多把握点户外技术,部队更精干一些。”
青年科学家顾伯健说:“100年前,许多西方天然科学家、探险家,来到我国西部尤其是横断山脉这儿做研讨和发现。那时他们是徒步旅行、探险探究与天然科学的结合。那时他们带了许多花卉、种子,包含大熊猫的皮裘回去……今日,咱们我国郊野科学家,实际上也还有更大的空间,有户外技术护身将走得更远更深更安全。”
于皮划艇、漂流户外者来说,石羊江的探险简直没有什么难度,其最重要的含义在于维护的价值:给科学家们护航、供给安全的贯穿河流查询方法,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正向性的维护和体会里。
科学家与专家、民间环保安排、户外运动人士、传媒、政府决议计划及法律体系、维护区办理局一线作业者携手,才干联合广泛的力气,把绿孔雀的维护进行下去。
开始和终究的漂流
国际上只要两种孔雀,蓝孔雀和绿孔雀。
绿孔雀,为地球上最大的雉类。群众眼里的从头到胸部皆蓝的,则是蓝孔雀,其渊源自印度及斯里兰卡种属,体积相对小、接近人类、简单圈养。绿孔雀的云南亚种,才是我国原生种群,仅存于我国云南,评价数量不到500只。在印度已绝迹的印度亚种绿孔雀,仅存少数于泰国、缅甸、印尼的季雨林中。
2009年起,云南亚种绿孔雀列入《国际天然维护联盟濒危物种赤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濒危物种(EN),2013年正式评价。云南亚种绿孔雀,也被列入《国家重点维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维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收效)。在2017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日”当天,云南省环保厅环境维护宣扬教育中心发文称,绿孔雀被列为极危物种。
实际上,因缺少重视及经费和政策支撑,比起大熊猫和藏羚羊,绿孔雀就是我国“最了解的陌生人”。在国际上,包含印度亚种绿孔雀境况也是如此(印度绿孔雀现已灭绝)。许多专家,都不敢说自己是绿孔雀研讨的威望。这些年,仅泰国闻名户外摄影师Sasis Mith,曾有幸拍照过一个印度亚种的绿孔雀,飞过东南半岛的季雨林,美伦美奂。
绿孔雀濒危紧迫!
90后的顾伯健在红河河谷中宣布呼吁时,善感而敏锐的奚志农被触动了。2017年3月12日,发完朋友圈及微博后,绿孔雀维护的声响在社会传达中有了掩盖千万的点击流量。随后,野性我国敏捷安排了拍照团队,在石羊江的支流小江河河谷、小江河二级水电站的工地等,发现并拍到了绿孔雀。随即,野性我国在2017年4月做了一个全云南的查询,接续了之前连续区域性的绿孔雀野生查询。这是继1990年头、2006年前后、2013~2014年及2016年末(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我国又一次野生绿孔雀查询,保存估量,云南亚种绿孔雀种群数量在300~500只,其间11个休息地(滇西怒江区域、思茅区域、红河区域、楚雄区域、西双版纳的景洪、勐腊、勐海、蒙自、金平、绿春等)现已没有绿孔雀,仅红河上游的石羊江、绿汁江流域,存有终究的无缺种群。其他五六个休息地,数量仅数只或未发现存有。中科院昆明动物研讨所研讨员杨晓君(也是我国罕见的绿孔雀专家之一)接纳采访时标明,最新的查询标明,云南全境野生绿孔雀已缺乏500只,且由于休息地生境的损坏,种群构成小宗族群点状阻隔散布。
云南亚种绿孔雀,其拉丁文名是“Pavo muticus imperator”,而imperator在拉丁文中意为“皇家”,由于它是孔雀宗族及一切绿孔雀亚种里最巨大最美丽的。它是地球上最华美的动物,没有之一。
2017年,“野性我国”“天然之友”和山水天然维护中心联名向国家环保部紧迫呼吁:“主张立刻叫停红河干流嘎洒江一级水电站的建造;从头评价该水电项目对当地生态、特别是对绿孔雀等重要维护物种及休息地的影响。”
2017年7月,天然之友向楚雄中级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停建嘎洒江水电站,之后并立案转给云南省高院,终究由昆明中级法院履行,这是我国榜首例维护野生動物的预防性公益诉讼取得立案。随后,幺哥担任船长再带天然之友、野性我国的作业者等,再度进入绿汁江区域科学与环保查询,户外运动再次为环保项目供给了有力支撑。
2017年12月,天然之友、野性我国和山水天然维护中心再向环保部、林业局等发函,阐明绿孔雀休息地(未来被吞没区域)存有很多国家一级维护动物、植物,要求吊销嘎洒江一级电站环评,维护当地生态。之后,就是这次的2017年12月底,无缺的石羊江全流域科考活动。
令人欣慰的是,在很多环保安排一系列的尽力下:最令人担忧的嘎洒江一级水电站现已暂停施工!
今日,绿孔雀比大熊猫(野生种群2000只左右)还宝贵、濒危。来自人类工矿水电的开发,蚕食炸毁着绿孔雀的休息地,是对它的损伤。假如没有绿孔雀,季雨林就没有魂灵。怎么树立一个无缺的维护体系?把曾被扔掉的休息地从头扩展并归入维护体系,这是往后最中心的作业、最实际的或许、未来实在要执行的作业。只要这样,终究的绿孔雀、终究的季雨林才干保住。
2017年,我国白水运动探险者帮忙科学家、环保作业者,一同漂流进入绿孔雀休息的河谷,一同漂流到小黑江(湄公河的一条我国支流),查询科学环境数据,并向我国法院诉讼,罢工了相关水电矿山建造项目。我国有巨大的激流,横断山脉的河流维护作业是困难的,但也是未被忘记的。
“或许小黑江就是终究的漂流,而石羊江是开始的漂流。开始的和终究的漂流,都是咱们和大天然联合的方法。”张继跃说。
你怎样,国际就怎样。咱们决议了这个生态的体系,这是一种察觉、改动。探险者在不断的察觉和举动中,与天然联合,这是咱们生命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