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
“玉不琢,不成器。”作为一个传统观念很强的妈妈,我特别信仰这句话。儿子桐桐出世后,我便开端施行自己的周密计划,对照儿童发育表有板有眼哺育。
谁料适得其反,快3岁时,桐桐俄然“背叛”起来,脾气暴躁,胆怯。我对他严峻劝诫,却没有一点改观。有一天,老公说:“最近,你精力太紧张了,周末咱们去乡间表姐家散散心。”
一到表姐家,外甥女芳芳就跑过来,拉起了桐桐的手,桐桐却显得很拘束。这时,表姐摸了摸桐桐的头:“宅院里有小鸭子,快去和姐姐看看吧!”桐桐一听,便跟着芳芳去了。芳芳比桐桐大半岁,两个孩子很快就熟悉起来。后院墙角有一堆土,桐桐奔了曩昔,芳芳拿来小铲子,和桐桐玩了起来,不一会儿两双小手满是泥巴。我几回提示他们留神弄脏衣服,可表姐笑嘻嘻地没有任何表明。
过了一会,表姐取出一盘葡萄招待:“吃葡萄啦!”芳芳赶忙去水盆边洗手,还说:“甜葡萄不喜欢小脏手。”桐桐听到了,也过来和芳芳一同洗。我一愣,桐桐最恶感洗手,今天却这样乖顺。
午饭后,芳芳拉桐桐进了果园,说:“姐姐教你摘桃子。”我走近一看,芳芳所说的摘桃子,不过是把收好的桃子拿出来,再放到另一个筐里,桐桐也学着她的姿态忙活起来。那天下午,由于两个孩子的“捣乱”,姐夫多忙了半个小时才收工。芳芳拉着姐夫的手,掏出一块手绢擦去他脑门的汗珠,轻声说:“汗滴禾下土,爸爸累了。”我看向表姐,表姐有些不好意思:“那天看她爸流汗了,我就随口和她说了一句,也不知道用得对不对。”芳芳双手环住姐夫的脖子,开心肠笑了,眼里满是夸姣的光荣。从前,我教桐桐背了许多唐诗,但从未在他的眼睛里看到这样的光荣。
表姐和姐夫没有学过任何育儿常识,却实践了最好的教育,那就是春风夏雨,不留痕迹。而我对桐桐的教育就像一把刻刀,一次次划向孩子幼嫩的心,我想把国际悉数夸姣的东西都教给他,但我的办法让这些夸姣都变了滋味,也几乎让桐桐由于害怕而失掉灵性。
我不断反思自己,把家里的计划书悉数丢掉,也不再守时教桐桐读诗认字,而是带他一同玩泥巴、逮蚂蚱,陪他做悉数感兴趣的事。现在,桐桐笑脸显着多了,心情也变得平缓。那天带他去花园,他俄然对我说:“妈妈,你就像春天相同美丽。”我在他脸上悄悄一吻,幸亏自己总算回归了教育的实质,带着一颗悠然的心去感悟,去偶得,只要这样的润物细无声,才是有生命的教育。
(摘自《婚姻与家庭·性格读本》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