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奉献 根据要素奉献视角的城市休闲化水平驱动因子研讨

来源:旅游科学 2025年03月06日 03:04

楼嘉军��李丽梅��刘润

摘要:

城市休闲化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展开的一种常态。本文运用城市休闲化水平点评目标系统,以我国35个城市为例,选取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等4年的数据,在对城市休闲化水平点评根底上,进一步运用要素奉献率和奉献弹性的办法对城市休闲化水平展开改动的驱动因子进行剖析。研讨发现,从展开水平看,东部区域城市休闲化水平遍及高于中西部城市,但中西部区域城市休闲化展开潜力略高于东部区域;从奉献视点看,2003年~2012年期间,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的要素阅历了由特征资源和根底环境向休闲工业以及休闲工业与居民消费顺次演化的展开轨道;从要素潜力看,根底环境要素赋有弹性,休闲工业和特征资源要素缺少弹性,居民消费要素居于二者之间。

要害词:

城市休闲化; 要素奉献率; 要素奉献弹性

0导言

城市休闲化是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展开的一种形状。一般是指一座城市在人均GDP到达3000~5000美元阶段今后,就将进入一个在根底环境、居民日子方法、城市功用和工业结构等方面相继构成休闲化特征的展开时期。从发达国家经历看,自20世纪中叶起,欧美发达国家从全体上连续步入人均GDP 3000~5000美元的展开阶段,一起,包括带薪假日在内的各种度假时刻的总数挨近全年的三分之一,现代休闲日子方法成为其时城市展开的重要特征,城市休闲化展开前奏敞开。进入21世纪,欧美发达国家人均GDP现已遍及到达4万美元以上的展开水平,现代效劳业成为工业的主体;与此一起,居民可支配时刻所占份额也上升至全年41%左右,居民用于休闲或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在同步增加的一起,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也日积月累,约占GDP的50%~60%左右,城市休闲化展开水平进入较高阶段。从国内看,2003年成都提出打造“休闲之都”,2006年杭州举行“国际休闲博览会”等节点性事情,揭开了我国城市休闲化展开的前奏;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越3000美元并开端施行新的度假准则,预示着我国从全体大将步入城市休闲化展开阶段。显着,城市休闲化是一个动态的展开过程,其展开水平凹凸和展开节奏快慢,是城市内部与休闲相关的各要素归纳效果的效果。

依据要素奉献视角的城市休闲化水平驱动因子研讨

现在,有关城市休闲化研讨首要会集在以下方面。(1) 关于城市休闲展开。Cleber等(2011)剖析了巴西城市休闲与城市化展开之间的联系,巴西城市空间的再安排,加速了新的日子方法的构成,比方旅行、购物、体育活动等;反过来,城市居民休闲时刻的运用,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展开和政府有关休闲方针的出台。一般来讲,城市休闲展开阅历创建、稳固与扩展3个阶段(Williams,1995)。(2) 关于城市休闲功用。杰弗瑞·戈比(2006)以为,休闲城市与旅行城市的差异在于休闲城市首要是最大极限满意市民休闲需求的满意,其次才满意外来旅行者。(3) 关于城市休闲工业。Godbey(1997)以为,休闲效劳系统包括饭馆、宾馆、文娱场所、安康中心、旅行景点、商铺、银行、保健组织等与休闲旅行效劳部分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效劳工业部分。(4) 关于城市休闲质量与日子满意度联系。研讨标明,休闲活动与日子满意度之间出现正相关,休闲要素是社会全体满意度的最佳猜测目标(IsoAhola,1980;Kelly,Godbey,1992;Christopher,2009)。(5) 关于城市休闲目标系统构建及使用。郑胜华(2006)从人、经济、社会、环境调和的视点,构建了由实力系统、动力系统、才能系统和魅力系统构成的城市休闲展开点评目标系统。魏小安(2009)从城市的休闲环境、休闲条件、休闲经济的展开水平、休闲人群对城市休闲的认知程度视点,树立了由根底性目标、商场性目标、专家性目标组成的城市休闲点评系统,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市的休闲水平进行点评。王琪延(2010)则从环境、设备、居民的视角提出了环境休闲力、根底休闲力、中心休闲力三位一体的休闲结构系统。楼嘉军(2012)从公共根底、消费才能、工业才能和特征资源4个方面点评了我国36个城市休闲化质量水平。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讨首要是讨论城市与休闲之间的联系,研讨办法多是定性剖析;而国内学者重在点评城市休闲水平,并依据点评效果提出城市休闲展开的方针主张,研讨办法以定量为主。显着,从现有文献看,以城市休闲化为研讨主题的论文还不多见,可是上述研讨中有关城市内部休闲要素以及互相联系的理论效果确实为本文的研讨供给了很好的理论启示及效果学习。

因而,本文在学习现有文献研讨效果根底上,结合我国城市休闲化展开现状,测验构建了城市休闲化点评目标系统,并选取我国26个省会城市拉萨数据不全,故本次研讨未将该市列入。、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作为研讨目标,以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为时刻节点,侧重对这35个城市的休闲化水平进行点评。在此根底上,进一步运用要素奉献率和奉献弹性的点评办法对相关核算效果进行剖析。本文的研讨意图在于经过对纷歧起间节点的城市休闲化要素的研讨,探寻推进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驱动因子的改动特征与演化规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城市休闲化展开的方针措施。

1研讨办法

1.1点评目标系统和模型

依据对城市休闲化的知道,本文对城市休闲化要素奉献的剖析首要从根底环境、居民休闲消费、休闲工业、特征资源等4个维度进行调查。根底环境是城市休闲化的载体,杰出的城市根底环境对居民的休闲日子质量有活跃效果(Valerie,et al.,2011)。居民休闲消费是城市休闲化的中心内容,消费结构优化与居民日子幸福感程度密切相关(DeLeire,Kalil,2010)。休闲工业是城市休闲化的根底,完善的休闲工业系统是满意本地居民日常休闲需求和外来游客旅行活动需求的重要柱石。特征资源是城市休闲化的支撑,丰厚的休闲特征资源是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展开各种休闲活动的要害。显着,4个维度的展开一直都围绕着居民的日子质量,并在互动展开中一起推进城市休闲化的进程。

在此根底上,本文依照目标构建的全面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等准则,测验树立城市休闲化水平点评目标系统,共包括4个要素、43个子要素。其间,在根底环境方面,包括城市绿化、空气质量、交通运载量等目标;在居民消费方面,包括社会经济展开、居民收入和开销结构等目标;在休闲工业方面,包括工业结构、文明文娱业、零售业和旅行业等目标;在特征资源方面,包括城市具有的各类旅行景区、城市公园以及取得的各类与城市休闲化相关的国家级荣誉称号等目标(见表1)。

1.2要素奉献率和弹性

要素奉献率剖析用来测度纷歧起点上各要素对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奉献率巨细以及改动规则,核算公式如下:

Cij=xi+1,j-xijyi+1,j-yij

(3)

式中,Cij为要素奉献率,x为各要素,y为城市休闲化水平,i为某一年份,i+1为相邻年份,j为城市休闲化要素之一。Cij为正值,则标明该要素对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展开起到了促进效果,值越大标明奉献率越大,反之越小;Cij为负值,则标明该要素对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展开起到了阻止效果,负数的绝对值越大标明阻止效果越大,反之越小。

为进一步测度各要素改动对城市休闲化水平展开改动的影响程度。本文借用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是指一个变量相关于另一变量发作必定份额改动的特点,也就是变量对因变量改动的反映程度或灵敏程度。

E=Δy/yΔx/x=ΔyΔx·xy=dydx·xy

(4)

为了核算要素奉献弹性的值,将式(4)转化成式(5):

ln yi=E ln xi+A(i=2003,2006,2009,2012)

(5)

式中,E为要素奉献弹性,xi为某年城市休闲化要素得分,yi对应年度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得分,A为常数。经过运用SPSS软件中曲线参数估值的幂函数模型,得到各城市的要素奉献弹性。

经过要素奉献率和奉献弹性剖析,大致可以发现推进城市休闲化展开的驱动因子在纷歧起点的改动规则,然后为科学进步城市休闲化水平供给理论依据。

2城市休闲化水平测度与驱动因子剖析

2.1城市休闲化水平测度

城市休闲化水平反映了一座城市在城市根底环境、工业结构、居民消费方法和特征资源归纳展开的现状。依据公式(2),得到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4个时刻点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得分(见表2)。

依据表2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2年,35个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展开虽然有快有慢,可是根本坚持了逐渐进步的展开态势,并出现出下列特征。

首要,从区域视点看,东部区域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城市休闲化水平排名位居前列,而西部区域的兰州、银川、西宁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则排在后三位,这在必定程度上阐明城市的经济展开水平与城市休闲化水平存在关联性,经济展开水平较高的城市,其休闲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其次,从单个城市视点看,有两座城市的休闲化展开进程比较引人重视。一是重庆,近年来休闲化水平进步较快,点评指数从2003年的27.09上升到2012年的52.51,排名则从第六位升至第三位。从原因看,重庆自2003年起社会经济展开速度加速,促进了城市化率提速、生态环境的改进和休闲效劳系统的优化,以及交通枢纽功用的强化,致使城市休闲化水平得以敏捷进步。二是杭州,城市休闲化水平排名从2003年的第三位跌至2012年的第七位。从数据剖析看,虽然近年来杭州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展开比较平稳,然而与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比较,并无优势可言,甚至在城市根底设备与内外部交通建造方面还略显缺少。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杭州2012年才开端正式运营,比深圳和重庆晚了7年,比广州晚了15年。这也从一个旁边面标明,城市休闲化水平凹凸是城市内部与休闲相关的各个要素均衡协调展开的效果。

2.22003年~2012年35个城市休闲化要素奉献率剖析

要素奉献率首要剖析在城市休闲化过程中各要素奉献的巨细。依据公式(3)得到35个城市休闲化要素奉献率的测度效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刻段、不同的城市之间,根底环境、居民消费、休闲工业和特征资源等4个要素对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的奉献率是不同的(见表3)。

榜首,在2003年~2006年期间,反映城市生态质量、交通才能的“根底环境”要素对北京、广州、海口、贵阳、南宁、长沙、长春、乌鲁木齐、西宁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奉献率较大,对太原而言较弱;“居民消费”对上海、青岛、厦门、哈尔滨、太原、呼和浩特、银川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奉献率较大,对西宁、南宁较弱;反映城市休闲相关工业展开才能的“休闲工业”要素对上海、成都、杭州、哈尔滨、福州、兰州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奉献率较大,对太原较弱;反映城市休闲旅行资源禀赋程度的“特征资源”要素对上海、合肥、北京、重庆、武汉、西安、天津、厦门、郑州、大连、宁波、石家庄、西宁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奉献率较大,对太原较弱。这一时期,“居民消费”“休闲工业”对东部城市休闲化展开奉献率比较显着,“根底环境”“特征资源”对中西部区域的城市休闲化展开奉献率较大。值得留意的是,太原在城市休闲化展开方面最为特别,“根底环境”“休闲工业”“特征资源”3个要素对其进步效果最小,而“居民消费”要素却是最大,这反映出,相关于城市的社会经济根底展开环境,太原城市居民的休闲消吃力比较微弱,消费需求旺盛。

第二,在2006年~2009年期间,“根底环境”对北京、上海、西安、厦门、哈尔滨、福州、乌鲁木齐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的奉献率较大,对广州较弱;“居民消费”对福州、广州、南京、沈阳、海口、大连、南宁、哈尔滨、南昌、银川的城市休闲化水平的进步的奉献率大,对深圳、重庆、成都等城市较弱;“休闲工业”对广州、成都、深圳、南京、武汉、天津、青岛、厦门、大连、南宁、济南、石家庄等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的奉献率较大,对福州、哈尔滨较弱;“特征资源”对昆明、哈尔滨、西宁、广州、深圳、重庆、贵阳、南宁、太原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较大,对福州较弱。这一时期的特征首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对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效果较大的要素是“休闲工业”;二是4个要素对各大城市的休闲化水平奉献率逐渐出现出均衡化趋势。

第三,在2009年~2012年间,“根底环境”对广州、上海、深圳、南京、太原、南昌、海口、呼和浩特、银川的城市休闲化水平的促进效果较大,对长春、宁波较弱;“居民消费”对武汉、西安、沈阳、天津、郑州、大连、合肥、长春、宁波、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银川、西宁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效果较大,对北京、上海、太原较弱;“休闲工业”对宁波、银川、深圳、重庆、成都、武汉、西安、沈阳、杭州、厦门、大连、济南、哈尔滨、合肥、福州、宁波、乌鲁木齐、太原、银川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展开奉献率较大,对昆明、海口较弱;“特征资源”则对北京、重庆、昆明、青岛、贵阳、长沙、哈尔滨、石家庄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展开奉献较大,对沈阳、厦门、银川较弱。显着,这一期间对城市休闲化水平奉献较大的要素是“休闲工业”和“居民消费”。跟着社会经济展开水平的进步,居民休闲文娱消费和休闲工业展开互动成为推进城市休闲化进程的新引擎。

以上剖析可以看出,从2003年~2012年,相关休闲要素对城市休闲化水平奉献率的演化出现出必定的特征。在2003年~2006年间,“特征资源”“根底环境”要素奉献率较大;在2006年~2009年间,“休闲工业”要素奉献率凸显;在2009年~2012年间,“休闲工业”和“居民消费”成为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的首要要素。此外,在2003年~2006年间,各要素奉献率为负值的城市数量别离有14、13、13、9座,到2009年~2012年间,这一数值别离降至2、3、2、3座,这阐明,近10年来,在我国城市休闲化展开过程中,各要素的奉献率在得到开释的一起,正在发挥出越来越显着的促进效果。需求指出的是,纷歧起期、不同城市间各个要素对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奉献有所不同,这与每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展开程度有关,也与每个阶段城市展开的要点有必定联系。

要素奉献弹性首要剖析各要素在促进城市休闲化展开过程中的潜力以及功率上的才能,一般来讲,奉献弹性高的要素表现了城市休闲化展开的方向和趋势。依据要素奉献弹性公式(5),得到35个城市要素奉献弹性效果(见表4)。

由弹性概念可知,要素奉献弹性E>1,阐明城市休闲化要素奉献赋有弹性,E值越大,阐明城市休闲化水平关于该要素的改动更灵敏;反之亦然。依据表4,“根底环境”要素奉献弹性大于1的城市有深圳、南京、武汉等16座;“居民消费”要素弹性大于1的城市有上海、深圳、重庆等8座;“休闲工业”要素奉献弹性大于1的城市有昆明、郑州等4座;“特征资源”要素奉献弹性大于1的城市有上海、南京等5座。这一效果反映出如下3个特征:榜首,相关于其他3个要素,根底设备的建造和生态环境的改进可以更快地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第二,均匀来看,“特征资源”“休闲工业”在各要素中的奉献弹性略低,是比较缺少弹性的要素。在经济学中,必需品通常是缺少弹性的产品,借用此概念,大致可以揣度“特征资源”和“休闲工业”是城市休闲化展开的根底性要素。第三,各要素弹性大于1的城市首要散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区域,这在必定程度上标明从展开趋势上讲,中西部区域城市休闲化展开潜力要大于东部区域。

3定论与主张

经过对近10年来我国城市休闲化展开现状的研讨,可以发现。

榜首,从我国首要城市休闲化展开水平看,各城市展开程度凹凸纷歧,节奏快慢有异,北京、上海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且具有较大展开优势,西部区域的兰州、银川、西宁的城市休闲化水平排在倒数后三位,这一效果与我国区域城市经济展开水平的散布现状大致契合。

第二,从要素奉献率看,2003年~2006年间,“特征资源”“根底环境”是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的首要要素;2006年~2009年间,对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效果较大的要素是“休闲工业”;2009年~2012年间,“休闲工业”和“居民消费”是对城市休闲化水平奉献较大的要素。可见,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进步的要素阅历了由特征资源和根底环境,向休闲工业及休闲工业与居民消费顺次演化的展开轨道。这一定论反映出,根底设备、资源和环境建造是城市休闲化水平展开演进的条件,但跟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城市休闲工业快速展开,然后不断推进城市居民休闲消费才能的进步。需求留意的是,在纷歧起期,各个要素对各城市休闲化水平的奉献有所不同。

第三,从要素奉献弹性看,“根底环境”要素赋有弹性,可以更快地促进城市休闲化水平的进步,“特征资源”和“休闲工业”要素缺少弹性,是城市休闲化展开的根底。现阶段,各要素弹性大于1的城市首要散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区域,这阐明未来中西部区域城市休闲化展开潜力将会逐渐闪现。

依据以上剖析效果,各城市在推进城市休闲化进程中,应各循要点、有序展开。城市休闲化水平较高区域,应持续坚持社会经济平稳增加,加强休闲工业展开规划,引导休闲工业规范性展开;出产和供给契合商场规则和顾客需求的休闲消费品,不断进步居民休闲消费才能。关于城市休闲化水平较低区域,除了要吸收城市休闲化水平较高城市的展开经历外,还要活跃推进城市根底设备的改进,依托城市优势资源,供给多样化的休闲效劳设备,完善合适城市居民宜居的生态环境。关于西部区域城市来说,要捉住当时“一带一路”的展开机会,推进交通设备建造,盘活城市休闲旅行资源,大力打造休闲工业系统,不断进步城市休闲化水平。值得留意的是,城市休闲化展开并不是单个要素增加带来的效果,而是着重全体性、归纳性和内生性的聚合展开,坚持城市内部多个展开要素在调和一致、良性循环根底上的归纳展开,然后在全体上推进我国城市休闲化水平向较高阶段演进和跨过。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作业与休闲的未来——跟着时刻的推移更多定制化和随机化[A].//刘慧梅、刘晓杰,译(2009).休闲与日子质量——休闲对社会、经济和文明展开的影响[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99.

[2]楼嘉军,李丽梅,杨勇.我国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讨[J].旅行科学,2012(5):4553.

[3]王琪延.休闲城市点评目标系统[R].我国人民大学我国休闲经济研讨中心,2010:12.

[4]魏小安.我国城市休闲指数与休闲城市点评系统[R].国际休闲博览会组委会,2007:5.

[5]郑胜华,刘嘉龙.城市休闲展开点评目标系统研讨[J].自然辩证法研讨,2006(3):96101.

[6]Christopher R.Edginton(2002).Leisure and life satisfaction:Foundational perspectives[M].New York: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7]DeLeire T,Kalil A(2010).Does consumption buy happiness?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57(2),163176.

[8]Godbye G(1997).Leisure and leisure service in the 21st century:Toward midcentury[M].State College,Pennsylania:Venture Publishing,Inc.

[9]IsoAhola S E(1980).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M].Dubuque IA:Wm.C.Brown Publishers.

[10]Kelly J R,Godbye G(1992).The sociology of leisure[M].State College,Pennsylania:Venture Publishing,Inc.

[11]Cleber D,Victor A M(2011).Leisure and urbanization in Brazil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J].Leisure Studies,30(3),333343.

[12]Vandermeulen V,Verspecht A,Vermeire B,Huylenbroeck G V,Gellynck X(2011).The use of economic valuation to create public support for gree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in urban area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03(2),198206.

[13]Williams S(1995).Outdoor recreation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M].London:Routledge,53.

A Study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Recreationalization:

Based on Factor Contribution Perspective

LOU Jiajun1, LI Limei1, LIU Run2

(1.Business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China;

2.Advance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0437, China)

Abstract:

Urban recreationalization is becoming a normal of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uil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ed 35 cities in 2003, 2006, 2009, 2012 respectively.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s used factor contribution rate and factor contribution elasticity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urban recreationalization among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urban recreationalizationin in the eastern area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which has higher potential of recreationalization. From factor contribution perspective, factors promoting the level of urban recreationalization saw a development path from characterized resources and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leisure industry to leisure industry and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From factor potential perspective,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is flexible, leisure industry and characterized resources are inelastic with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in between.

Key words:

urban recreationalization; factor contribution rate; factor contribution elasticity

(责任编辑:梁保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