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儿
北宋享国167年,历经9位皇帝,其间7个葬在了巩义。巩义的北宋坟墓罕见完好维护,更没有像明十三陵和清东陵、西陵那样开发成旅行景区,各种遗址就“散养”在田间地头,隐没在庄稼与荒草之间,有一种沧桑、萧条的滋味。
荒野中的开国皇陵
惋惜,这一恢宏气势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北宋皇陵,令人形象最为深入的恐怕就是——立于荒野。
宋陵遗址散落在巩义的市郊,我打了一辆车,首要前往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坟墓——永昌陵。司机传闻我是特意来看宋陵的,很是慨叹:“我小时候住在县郊外,村里可多石像了,走几步就能看到。”他不时用手指向窗外:“那儿的田里从前就有不少,我小时候常在那儿玩,都看习惯了,也不知道是文物。惋惜后来许多都被盗走了,也毁坏了不少,现在剩余的不多了。”
永昌陵没有修建墙垣,陵丘上长满了荆棘和小灌木,四角处已被开掘复原出北宋时期的鹊台基址原貌。走近太祖的坟墓封土,土包前方立有一块简略的石碑,写着“宋太祖赵匡胤之坟墓”,像是后人补立的,真实粗陋无比。大宋王朝开拓者的坟墓,居然就掩没于荒野之中。这也并非是当下疏于办理。北宋末年遭受“靖康之变”,金兵开掘宋人墓冢,尽管南宋皇室也派兵前往巩县援助,驱逐金人,并派人修葺坟墓,但宋军一撤,金兵便又肆无忌惮地掘墓开棺。金人拔擢北宋叛臣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此人也打起了掘墓的主见。一时刻,北宋皇陵一带满是盗墓的战士,陵区逐渐变成一片乱坟荒冢,到元朝时,已“尽犁为墟”。
巩义的宋陵中,永昌陵算是地上遗址保存较好的一座,华表构图精巧,雕琢绝佳,眾多石像生的样貌也保存尚好。在这些列于陵前的仪仗中,虎可辟邪,羊、瑞禽代表吉利,外国客使则表明国家强盛和皇权浩荡。永昌陵是在太祖身后7个月内建成的,这些石像造型质朴,雕凿技巧较为粗暴,且带有晚唐遗风,预示着北宋树立初期逐渐安稳的开展趋势。每一座石像都令我感到敬畏,它们带着悠远的韶光的印记。日复一日耸峙于此,似乎仍坚守着某种任务。
北宋重文官而轻武官,但在永昌陵很多人物石像中,这座有着肥硕耳朵、手扶武器的武官石像很是生动。
石像们的命运
冬日的清晨,太阳没有升起,我穿过毫无气愤的树林和几条逶迤的小路,灰蓝色的天空下,地步中弥漫着一种悲戚的气氛。地步深处的神道,中心满是光溜溜的树干,落叶遍地,杂草丛生,若不是看见两边有石刻雕像,怎样也不会信任这居然是一个皇帝的陵园。
北宋是文人治国,文官的位置居于武官之上,由于惧怕武将夺取位置,宋代戎行出征总是以文臣作为主帅,这也是战役屡次失利的—个原因。这一点在坟墓中也有体现,神道两旁的石像,文臣居北面武臣应南,二者服饰相同,仅仅文臣执笏板,武臣拄长剑。
宋朝是一个日子相对结壮、平缓的年代,京都商市聚集,大街上门庭若市,大众休养生息,一派繁荣现象;另一方面,文人雅士们也可尽情山水之间,喝酒咏诗作画。宋陵中的石刻群,也体现了其时的社会面貌,永厚陵的石像雕琢于11世纪前期,线刻、浮雕、圆雕等技艺俱备,人物身形由粗大强健变为细长,文臣儒雅,武臣也颇具“儒将”风味。越到后期,宋陵石刻人物的身形越显细长,逐渐失去了宏伟的气势,也预示了王朝衰败的命运。
英宗说来走运,因仁宗赵祯没有子嗣,他自幼便被选中入宫,后来顺畅登上皇位,无法命短,在位不到5年就因病而死。
英宗的坟墓在宋陵中也是最不起眼的一座,神道止境的一座土堆就是坟墓封土,陵台前立有两尊身形细长的内侍的石像。我踏上小道想看个细心,一不小心走进了周围的地步,远处传来犬吠声,它们天然不是关照这土堆的。周边农人怕菜地被偷,特意养了狗来看护,并捆扎树枝立在四周作为围栏,一些石像也被顺手圈进了田里,有藤蔓逐渐爬上了石像的脖颈。
这些年,巩义凭仗较好的工业基础,建起各种企业园区,新鼓起不少楼盘,永厚陵地处市区,背面可见一座座楼房,石像们的领地日益缩小,仅仅幽静与孤寂仍旧。
走到神道的另一侧,地步背面有一个气象站,油烟浸渍的墙面前面也立着几尊石像,其间一个是外邦人士,长发弯曲及肩,以带束发,额饰宝珠,身着异国装束,脸上还带着微微的笑意。他的存在,让人遐想大宋皇朝从前繁荣昌盛、各国来朝的图景,比照眼下这一片荒芜,更添唏嘘。
最面子的宋陵
当地人并不操心去——分辩所谓“七帝八陵”,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当地算了。其实,宋陵公园与永厚陵仅一巷之隔,但与后者的荒芜现象天壤之别,公园内满园松柏花木交错,冬天也是一片苍翠,除原有的石刻雕像外,鹊台、角阙等修建均在原基址上重建,庭台、楼宇屹立,算是有了点皇家陵园庄严肃穆的姿态。宋仁宗在位42年,这段时刻正是宋王朝开展的鼎盛时期,现在,他的坟墓也成为宋陵中最面子的一个,当地政府花了不少力气补葺永昭陵,并开辟为免费公园,希望能够再现千年前的前史面貌,推进旅行业的开展。不过,看上去宋陵公园更像是颇受当地人喜欢的一个休闲之地,鲜有像我这样的外地游客。
我从西门进入宋陵公园,迎面是一片褐瓦红墙,乍看颇有北京天坛公园的风味。相较巩义的其他坟墓,永昭陵的神道石刻保存比较完好,沿着青石铺就的坡道站了长长的两排,共有石人13对,其他石像7对,雕法细腻,底座均通过开掘,又用树丛阻隔、维护起来,不像其他坟墓的石像大多陷于泥土之中。
永昭陵的外城已开始康复原貌,内城被围挡起来,还在补葺,仁宗陵园的封土仍处于荒地之中,隔着门缝,隐约可见一个满是枯枝的黄土堆。
宋仁宗被前史学家称为“守成贤主”,他即位时,北宋的经济、政治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他亲政的三十多年间,北宋一度呈现“仁宗盛治”,国家安靖,科学、经济、文明兴旺,文臣武官荟萃,呈现了比如欧阳修、苏轼、范仲淹等许多文人墨客,人口和财税的增加堪比唐太宗的“开元之治”。他的个人品德也颇受好评,被认为是一个性格宽厚、不事豪华、懂得束缚自己的君主。前史上有两个故事撒播甚广,一是仁宗夜深处理朝政业务时俄然想喝一碗羊肉汤,却不忍宫中因他而构成夜夜宰杀的定例,所以强忍饥饿;二是包拯谏言时将唾沫飞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不只不见怪,还虚心接受了他的主张。
前史上,北宋王朝的兴衰有颇多值得玩味之处,而散落于巩义的宋陵,与人们习以为常的皇陵也天壤之别,它们隐身于荒野,千百年来一向保持着缄默沉静,等候真实的有心人前来看望、对谈,发现它们背面躲藏的更多前史风云。
永昭陵的人物石像摆脱了晚唐时期肥壮强健的形象,向细长俊美过渡,文臣给人文质彬彬之感,武将体现出了儒将的风貌。
Tips
怎么抵达
郑州火车站每天有14个班次的火车前往巩义,行进时刻约1小时。
郑州东站每天有7个班次的高铁到巩义南站,行进时刻约半小时。
宋陵看望道路
依据坟墓之间的间隔,可依如下道路看望:永厚陵、永昭陵—永定陵—永熙陵、永安陵、永昌陵一永泰陵、永裕陵。公共交通不太便利,来往各个坟墓之间能够打车,巩义火车站间隔永厚陵及永昭陵只要两公里,车费不超越10元,最远的永裕陵间隔县城中心约20公里。
拍照宋陵石像群,最好赶在清晨太阳将升和黃昏日落之时,夏日也能够在深夜拍照星轨。早晨茌永昭陵有当地人晨练,永厚陵抻道有不少路人通过,比较简单抓拍到带有共同日子气息的场景。
永安陵: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坟墓,陵区唯留封土,石刻全无。
永熙陵:宋太宗赵炅之墓,陵区石像艺术性较高,尤其是石羊,从造型艺术到雕琢技法都是宋陵中最优异的。
永定陵:宋真宗赵恒之墓,没有正式开掘,地上修建虽已无存,但陵前的石刻群是宋陵中保存最好的一组。邻近还有包拯墓可一起观赏。
永裕陵:宋神宗赵项之墓,陵区石刻为宋陵晚期造像的代表,技艺比较老练,更重视神态、风味的体现。
永泰陵:宋哲宗赵煦之墓,陵区石刻为宋陵巅峰期的代表著作,石像及人物雕琢特色显着。
行前阅览
《说不尽的宋朝:君临天下》
包括两宋三西多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思维、文明的重大事件,打开一副汹涌澎湃的前史画卷。
《北宋皇陵》
一部较全面记载巩义市宋陵遗址的考古调查报告。
巩义更多前史亮点
慈云寺
我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始建于东汉。周边环境清幽,与青龙山连成景区,有森林、湖泊、瀑布等景象,也有山中农家院,合适休闲休假。
石窟寺
北魏时期继洛阳龙门石窟后开凿的又一座石窟,石窟造像可谓释教艺苑珍品,修建留存不多,更显宝贵。
杜甫故乡
“诗圣”少年时期日子的当地,陈设有杜甫诗集珍本。
康百万庄园
康氏宗族的府第,17、18世纪华北封建壁垒式修建的代表,也是一座雕琢艺术宝库,存有多种石雕、砖雕、木雕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