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以北约40公里,嘉陵江与白龙江交汇处,有一处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我国北方的诸侯列国侵犯四川,不行避免地要在这儿进行一场长年累月的苦战,由于只要跨过此地,才算真实踏上了降服巴蜀大地的路程。这儿,就是有『全蜀咽喉,川北锁钥』之称的古葭萌关,也就是今日的昭化城。
蜀汉帝国的第二国都
昭化,其城池的建成已有4000余年,确凿的建县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16年的战国晚期,其时归于秦国的控制规划。东汉末年,刘备西入四川,树立匡扶汉室的根据地,在蜀地树立的榜首个战略据点便处于昭化,它曾被奉为蜀汉王国的第二国都,蜀汉的旗帜在葭萌关上飘荡了42个年初。
站在葭萌关外的牛头山放眼四望,地势地貌正如当年张松为刘备所献地图中所绘:“此城两江集合,绕城东去;金牛古道,穿城而过;剑门雄关,高耸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虽属“弹丸之城,却有金汤之固。”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在此“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厉兵秣马,活跃备战。公元212年,刘备率军从昭化南下,攻剑门、克成都,树立了蜀汉王国。真实让葭萌关闻名于世的,是《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发作在此地的一个个回肠荡气、引人入胜的故事:张飞夜战马超,老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困牛头山,关羽义子关索之妻鲍三娘战死桔柏渡,蜀汉后丞相费祎遇剌身亡……此外还有那句“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的俗话,更让昭化的吸引力代代撒播。
我從名曰“瞻凤”的东门进入昭化古城,城楼巨大宏伟,门廊有好几米深,可见城墙非同一般的扎实。拱顶的墙砖已被风雨腐蚀得斑斑斓驳,支撑城门的门墩及放置门闩的碗口粗的闩孔也残损变形,证明瞻凤门确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古城门。据史书记载,昭化“旧系土城”,明正德年间“包筑以石”,如此说来,此城门至少已在烽烟战火中挺立了好几百个年初。
与巨大巩固的城楼构成反差的是,城池的面积只要0.5平方公里,这也恰恰阐明葭萌关的军事重要性及其特别身份。
据昭化古城康复重建的首要规划人之一张天碧先生介绍,葭萌关除了城楼、城墙坚实,城内大街、房子的布局也具有浓郁的军事防护特征,现存的四条大街、五条冷巷均用青石板按三横两纵、中心高两头低的瓦背状铺就,随坡就势,使守军在城内也有制高点;街巷之间“丁”字相连,路途交织,没有一个“十”字路口,敌军进城不易区分方位,然后有利于守军进行巷战。张天碧先生特别指出,葭萌关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均不开在正方向上,这也有军事防护方面的考虑,即“城门不相对”,避免敌军一旦闯入城内,便可顺利地贯穿东西或南北的城门,构成纵横驰骋之势。为避免嘉陵江的洪水漫入城内,城南的临江门现已关闭,东门(瞻凤门)、西门(临清门)、北门(拱极门)均保存较好。
葭萌关作为军事重镇的特别之处,还体现在一些不易为人察觉的当地。葭萌关内的大街宽度6—8米,显着比其他平等规划的古镇要宽广,它们与宽阔的城门相匹配,便于战车辎重驰援周边战场。而大街冷巷的杰出格式,院子居所亲热迷人的标准,按今日的话说,就是颇具人性化,然后利于守城将士及眷属安心肠长时间屯扎。
葭萌关是金牛古道上的重要关口,又扼嘉陵、白龙二江交汇处,向来水陆两便,构成“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的富贵现象。现在保存无缺的龙门书院、考棚、怡心园、益合堂等官方和民间团体的府第,以及穿斗结构、小青瓦、门扉窗棂图饰古拙的居民院子,既有川北修建的风味,又有我国南北修建文明调和相融的印迹。
用心良苦的古人
葭萌关坐落在河滩之上,除了巩固的城墙,并无险可守,其首要战场是城西的打败坝和城东的桔柏渡,能够依托的险关,是城南数公里的天雄关,首要制高点是城西10余公里外的牛头山。牛头山是剑门山向东延伸的余脉,海拔1214米。从葭萌关城头望去,其山形如一头卧牛,牛头、牛身、牛尾毕现。
牛头山坡陡林密,山穷水尽,石板道多是依山壁开凿铺设,难以强攻得手,山顶一口名为“姜维井”的水池,曾保证蜀汉守军饮水无忧。
“姜维井”是一个长轴近4米、短轴2米多的椭圆形井,与一般正圆形的井截然不同,周边用并不规整的大石块砌成,看不出有什么防漏工艺,却护住了碧波一潭,须知此处与嘉陵江面的垂直距离稀有百米。
张天碧先生给我讲了一个开凿此井的传说。当年姜维兵困牛头山,将士无水饮用,军心不稳,诸葛亮托梦给姜维,要他设坛拜水,所以姜维当即派人挖井一口,搭起祭台祭拜;一天一夜后,姜维派战士去观察,报答说“无水”,姜维又急又气,将其斩首;第二天又派一名战士前去观察,依然无水,惧怕照实禀告又要杀头,便抱着一线希望细心观察井的四壁,总算发现有一湿润处,细看竟有水珠挂在壁上,他急速叫来村民,顺着有水珠的当地开挖,搬掉一块大石头后,涓涓泉流流动出来,很快积了半池,战士飞报姜维,姜维大喜:“有这半池水也够饮用了。”从此,这口井一向坚持半池水,从未满过,也从未干枯。更令人称奇的是,井水随嘉陵江的水清而清,随嘉陵江的水浊而浊。站在牛头山巅的凉亭中瞭望,葭萌关和现在的昭化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太极图,葭萌关正坐落太极阳极的鱼眼之处。古人对险关要隘的择址,可谓勘测周详、用心良苦。
牛头山上原建有一座关羽庙,有大雄殿、牛王殿、姜维殿等,后因历经战乱被毁,现在只要当年姜维的点将台遗址还有显着符号,招供怀古。
英豪之气犹存
葭萌关所依托的天雄关,坐落牛头山南坡的金牛古道上,是金牛古道上剑门关之前的最终一道关口,当年姜维退守剑门关之前,便带兵据守在此。
历代史书对天雄关的记载和描绘极尽铺陈。昭化县志引《旧志》云:“峰连玉垒,地接锦城。襟剑阁而带葭萌,踞嘉陵而枕清水,诚天设之雄也。故又名曰天雄关。悬径高低,危崖壁立,树木惨淡。”又据《昭化县志·舆地志》载:“天雄关在治西十五里,入蜀而来,殆与七盘朝天二关气势联络,实剑关之密钥也。”再据清代《保宁府志》载:“天雄关在(昭化)县西南十五里,势极雄险。”
现在,天雄关只剩下一个石门拱,两头的城墙早已倾颓,连残砖断垣都没有了,不过,比较古蜀道上只剩下称号的七盘关、朝天关,以及彻底重修的剑门关,它还算是走运的。
天雄关门拱的前后左右存有历代的14通石碑,碑铭有的是历代名人过天雄关的题咏,有的是历代官府修葺关楼的通过,大都笔迹漫漶,难以辨识。这和东岳泰山遗存的很多古人墨迹相同,阐明天雄关作为川北收支巴蜀的重要关口,当年是多么的引人赞赏。历代骚人骚人留在天雄关石碑上、石壁上、驿站墙上的诗词歌赋,仍是有一部分被后人传承。其间清代何盛斯的《天雄关》诗,便有“伯约(姜维)鏖兵处,扬鞭豁远眸”之语。
我站立石门拱前,细心辨认镌刻于门拱两头石门框处的对联。上联为“清风明月关门过”,下联只要“崇山峻岭”四字可识。好一副举重若轻的对联,排山倒海化为清风明月,千军万马犹如樵夫砍柴,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地至今还有“要上牛头山,伤心天雄关”的说法,牛头山南依剑门,北控昭化,踞于由北向南入蜀的要冲,进可攻,退可守,是兵家必争之地,天雄关也因而见证了简直一切发作在巴蜀大地的严重前史事件。
Tips
私家引荐:四川秘境地图
旷世“游圣”徐霞客写下了60万字的《徐霞客行记》,令人拍案叫绝,也成为很多旅行者动力的源泉。惋惜的是,徐霞客 56岁便病逝,蜀山蜀水只能成为他的梦境。四川的不少人文前史遗址和天然地理景象都具有唯一性和不行代替性,我深深為之入神,也因而继续在蜀地进行人文地理探秘,至今已有17年,其间进入的没有开发或不为人知的景象达150余处。我将多年来的体会与发现,写成了三部合计70万字的人文地理行记,与更多旅行者共享。跟着交通条件的改进,未来我还方案看望四川与邻省(自治区)接壤的偏僻之地,以及有着奇风异俗的民族聚居区,发现更多深藏不露的蜀地之美。这份“秘境地图”尽管只列出了四川很多“秘境”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些目的地大都兼具探秘和参观价值,相对也比较便利抵达,值得引荐。
阿坝州:理县上孟乡—距成都最近的嘉绒藏族聚居地
甘孜州:新龙扎宗村—我国榜首石板藏寨
成都:天府新区—乐山大佛的蓝本所在地
雅安:蟹镙乡—奥秘的尔苏人及我国远古图画文字
乐山:金口河区—旷世幽谷大渡河大峡谷
广元:清溪古镇—唐家河国家天然保护区,摩天岭阴平古道
巴中:恩阳古镇—大巴山深处的“小上海”
绵阳:平武报恩寺—明代仿故宫殿宇群
姊妹桥—有600年前史的纯木结构古桥,四川四大古桥之一
郪江镇—汉代崖墓群及郪国国都
自贡:仙市古镇—曾为蜀地最富贵的盐运码头
宜宾:凌霄城—南宋王朝最终被蒙军霸占的城堡
夕佳山—川南古民居修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