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 品物集 一块千变万化的木头

来源:城市地理 2025年05月14日 22:25

蒋晶

在黄桷坪的许多小店中,品物集稍显特别。它隐藏在一栋很一般的楼里,独立而幽静,假如不是有人引荐,我底子不会发现它的存在。

开端听到“品物集”这三个字时,就觉得非常寻味,半响都没能猜透。直到我沿着弯弯曲曲的楼梯来到二楼的工作室,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各类东西、桌面上堆放着巨细各异的木作模型时才理解,本来这是一个木艺制造的当地。

与我脑海里木匠师傅多是中年大叔的形象不同,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崔旭是位容貌帅气的年轻人。不过对他来说,年纪并不重要,他的追求是木艺制造,无关皮相。也正因为此,从川美雕塑系读研结业后,他和另一个志趣相投的老乡开了这间工作室。

关于木作,我还没来得及问,就见他从茶几上顺手拿起一个形状酷似鹅卵石的小东西违给我。除了表面非常润滑,粗看并没什么特别,细细打量,我才看出它的不寻常之处,本来这是一个通过“特别加工”的木卷尺。在品物集,每一件著作除了做工特别,还被赋予了不同的文明含义,然后分类成不同的系列。比方这个小小的木卷尺就归于《念》系列,它不只是一把尺子,也涵义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怀念。手心里的这个小物件竟然是一件有温度和故事的艺术品,我马上觉得鲜活起来。

与许多木匠作坊不同的是,品物集许多看似精美的著作,其实都是用边角余料制成的。在一般人看来,一块木材通过数次加工后,剩下出的小块不规则的木头毫不起眼,但是在品物集工作室,这些边角料通过巧动,又再次“活”了过来。做成的产品目不暇接,有筷子、时钟、杯垫、U盘等,最大或许做到了循环使用。而最令人称奇的是,一件木作美丽的包装盒竟然是由那些细碎的木屑填充而成,让我这个外行也有了想学习的激动。

对于此,品物集非常欢迎对木艺感兴趣的人前来学习。首要仅仅是了解木头的来历,就会让人欢喜不已。比方全世界最硬的蛇纹木,和亚马逊森林里的蟒蛇不只纹理非常相似,连它的气味也是相同的,当地人就是靠着蛇纹木的蛇皮腥味找到这种宝贵的木头。而在木艺制造实践的过程中,本来比较单调的制造过程,也被店东别离取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姓名,如用刻刀雕刻被描绘成了“雷雨”、砂块打磨被叫做“阵风”,而木锉修整粗胚又被称为“造山”……当我用铅笔在木块上勾勒出简易的形状,从“游丝”开端,一点一点渐渐做下去时,就像是在阅历一段美妙的旅程,每一步都充满着等待。endprin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