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到来,小赵的夜跑频次也明显增加了。三十出头的他,一直通过规律的健身保持较好的形体和充沛的工作精力。作为经验丰富的跑者,他的运动装备很是齐全,一位跑步搭子在夜跑中摔了一跤,小赵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个小绿盒,往小伙伴的伤口上抹了一抹,朋友觉着很不错,问他这是什么秘密武器,他得意地说这是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家庭常备药年度上榜品牌。
七叶皂苷钠凝胶虽然临床优点多,但其实并不是什么新药。在现代医学中,天然、安全且有效的药物成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七叶皂苷作为一种从七叶树种子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因其显著的抗炎、抗水肿的特性而备受关注。七叶皂苷钠的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其具有抗渗出、抗炎、化瘀血、消肿的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的一些渗出性疾病等。
对于夏季健身的人们来说,抗炎、化瘀血、消肿可能是需要时常面对的日常问题,而七叶皂苷抗炎效果与地塞米松相似,且不依赖于皮质激素的分泌,但是其作用时间要更持久。七叶皂苷既不明显增加血清中皮质激素的分泌水平,也不促进脾脏及胸腺中的免疫细胞的凋亡水平,故其抗炎作用并不依赖于皮质激素的分泌。七叶皂苷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此外,七叶皂苷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可增强其抗炎能力。一些研究表明七叶皂苷能够抑制炎症组织渗出,降低其通透性,对各类组织的水肿及损伤效果显著。
近期,一项研究深入探讨了七叶皂苷对缓激肽通路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在多种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优势。缓激肽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多种病理过程,包括炎症、水肿、疼痛和血管舒张。缓激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B1和B2发挥作用,其中B2受体主要参与炎症的急性期,而B1受体则参与炎症慢性期。缓激肽的释放与多种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调节缓激肽通路的药物可能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和镇痛效果。
最新研究表明,七叶皂苷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调节缓激肽通路: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它能调节 B2 受体、NO 水平以缓解炎症,可有效减少渗出液和蛋白渗透,拮抗缓激肽的不良作用,从而减轻炎症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创伤及水肿中,它能有效减轻轻微钝性创伤后的疼痛与水肿。创伤会引发微血管损伤和炎症介质释放,七叶皂苷通过抑制缓激肽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创伤所致的组织肿胀和疼痛。而在静脉功能障碍治疗中,七叶皂苷常用于改善静脉功能不全,可使血管平滑肌对钙离子敏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抗缓激肽,增强静脉张力,减轻静脉淤血和水肿,缓解相关症状。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引发的脑水肿,七叶皂苷可减轻症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相关信号通路来实现,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七叶皂苷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不仅在抗炎、抗水肿方面表现出色,还通过调节缓激肽通路,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七叶皂苷将为更多患者带来临床获益。但是,该药物的使用应当遵循医生的专业意见,孕妇、肾损伤、肾衰竭、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与血清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能严重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等联合使用时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