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摘 要:跟着旅行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明遗产被开发规划为旅行产品,既满意了旅行者文明体会的需求,又促进了非物质文明遗产开发与维护。本文以汶川羌绣为例,剖析了其开展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商场需求与文明维护相结合的非物质文明遗产旅行产品开发对策。
关键词:汶川羌绣;旅行产品;现状;对策
跟着旅行的开展,旅行产品在整个旅行业的开展过程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效果,以某种非物质文明遗产为原型开发规划的旅行产品因其独有的文明内在招引着很多旅行顾客。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明遗产,包含羌族刺绣,羊皮鼓动,羌族年俗,释比文明等。特别是汶川县境内大大都羌族居民还保持着穿戴传统民族服装的风俗,服饰上大多选用手艺刺绣的美丽图画——羌族刺绣(羌绣)。“羌绣”是农村妇女在劳作空隙完结的民间工艺品,是留存至今最为鲜活生动,与羌人日子最为亲近,最能与实际世界对话的羌文明遗产,彰明显共同的民族特征。
一、汶川羌绣开展现状概述
(一)汶川羌绣具有深沉的文明遗产价值
早在1996 年,汶川就被文明部命名为“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2008年6月,羌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汶川羌绣阅历漫长岁月的洗礼,现已构成内在丰厚、针法独特的民间工艺系统。羌绣是羌族员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载体首要包含腰带、尖尖鞋、藏式统包、挎包、帽子、氆氇、毡子、褥子、壁挂等。如此鞋和绣花围腰是羌族刺绣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汶川羌绣不管从图画、颜色、构成仍是针法,都有着千年古羌文明的沉淀和羌族日子情味与抱负的表达,羌绣成为了古羌文明的一种符号,蕴涵着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和当地情调。
(二)汶川羌绣具有旅行产品开发潜力
羌族服饰以古拙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精深艺术,赢得了国表里民族学界的赞誉。1978年,羌族服饰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购买保藏;1980年,阿坝县地毯厂出产的地毯远销美国,加拿大,印度,尼泊尔,菲律宾等国,为羌族民间工艺赢得了世界名誉。在进行旅行开发的寨子或许乡镇,如萝卜羌寨、羌锋村、威州镇,羌绣已被开发成各种旅行产品,向外来游客兜销,并遭到部分旅行者的追捧,古羌人精美的挑花刺绣编制工艺深受泰国、新加坡、日本等海表里游客喜欢。羌绣旅行产品具有较大的商场潜力。
(三)灾后汶川羌绣出产进一步开展
2008年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地在大地震中受灾严峻。2008年7月24日,羌绣帮扶方案正式发动,帮扶方案依照政府推进,民间爱心集体和爱心人士施行,现代化企业规范运营,安排当地妇女进行羌绣出产,广泛的发动了灾区妇女从事羌绣手艺劳作。其间羌绣产品的盈余,又用于羌族妇女的报酬、爱心协助和羌文明维护。
二、汶川羌绣旅行产品开展问题剖析
(一)区域竞赛剧烈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区域相同是羌族聚居区,汶川所具有的羌族文明资源在这些区域相同保存较好。汶川羌绣技艺在细节上的差异明显不能抹煞资源的趋同。一起,就汶川区域而言,羌绣资源散布散乱,特征不杰出,资源整合程度有限,商场竞赛力因而稍显缺少。
(二)缺少规范的传承系统
羌族妇女承负起了羌绣技艺的传承重担。农闲时节,从事羌绣活动在汶川广阔寨子中适当遍及,但因为羌族是一个有言语而无文字的民族,一切羌绣文明都是靠代代耳口相传,口传心受传承,加之因为受现代社会的冲击,致使羌绣工艺技艺传承困难。为了进一步维护羌绣的传承与开展,汶川县文明局虽兴修非物质文明遗产传习所,安排训练部分村落妇女,但因为资源涣散,交通不便,整个传承系统并未真实建立。
(三)商场知道淡漠,产品运用价值低
结合了审美与有用的功用的羌绣制品,多少年来,一直是作为个别家庭的运用以及周围人际关系的枢纽,但长久以来并未真实归入现代社会商场系统中。羌绣产品还逗留于家庭出产,以自给自足为主,涣散的小家庭个人出产,导致产品未能习惯群众商场需求,工艺质量差,运用价值低,出售成交量小,经济效益差。
进行旅行开发的寨子或许乡镇,如萝卜羌寨、羌锋村、威州镇,羌绣被开发成各种旅行产品,向外来游客兜销,并遭到部分旅行者的追捧。但为投合游客贪心廉价的心思,大都羌绣做工粗糙,严峻影响了羌绣制品的商场名誉和艺术水准,其艺术价值、保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旅行商场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办理不健全,缺少法律法规维护
羌绣旅行产品的搜集、收拾、查询、记载、建档、展现、运用、人员培育等作业适当单薄,维护办理资金和人员缺少的困难遍及存在。相关当地性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的法律法规的建造脚步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作业的需求,办理尚不健全,维护作业缺少准则要求和维护规范。
三、汶川羌绣旅行产品开发对策剖析
(一)维护为主,开发有序
维护和开发偏重,防止盲目和过度的产品化。逐渐建立完善的羌绣传承系统,以维护为主,建立相应的发掘抢救、遗产名录、研讨传达、遗产传承、工业维护系统。以羌绣工艺为根底,研制、规划、制造羌绣旅行产品,满意213国道沿线及汶川和周边县市各旅行景区旅行产品出售需求。
(二)进步质量,杰出特征
现有羌绣旅行产品开发涣散,没有成为真实的工业,不利于传承与立异。需建立专门的羌绣研制传承安排,集合民间艺人、专职规划人员、专家学者等,依据本来有别于茂县和理县的羌绣体裁、构图和针法等,深度发掘汶川羌绣的特征,进步产质量量和有用价值,打造汶川独有的羌绣旅行精品。
(三)会集展现,涣散体会
建筑羌绣展现区,与国表里首要艺术场馆协作,会集展现最具代表性的羌绣经典和最新规划著作。意图在于进步汶川羌绣的名誉和知名度,进步羌绣在艺术保藏界的价值,协助更多的人知道汶川羌绣制品。
一起,以羌族寓居村落为载体,将羌绣文明在日子中展现和传承,全面展现羌族的出产日子场景,构成集参观、文明体会为一体的旅行景区。
(四)政府支撑,企业主导
羌绣产品十分合适公司加农户的开发出资形式,因为羌绣旅行产品劳作力要求较低,加上产品附加值很大,出资远景极好。依照汶川旅行工业结构布局,羌锋村正坐落岷江河谷旅行工业带中,其北部即为七盘沟旅行产品集散地,羌绣旅行产品的流转和出售相对便当。这个区域可由政府相关部分牵头健立相关维护系统,建立高素质的旅行产品开发部队,供给土地、人才、财税等方针保证,经过招商引资,由旅行产品出产企业安排本地妇女制造完结羌绣旅行产品。
(五)商场导向,规划出产
汶川县域羌绣旅行产品出产大多处于归于家庭作坊式的出产状况,缺少大规划出产经历和技能,所以在旅行产品的开发、出产、出售等各个方面都相对落后,而使较多的羌绣旅行产品做工适当粗糙,层次较低,没有运用和保存价值,即便价格低廉也难以招引旅行者购买。
羌绣旅行产品开发、出产应面向商场,要做好商场预测与效益剖析,从旅行者的视点动身,积极地研讨旅行者的购买动机,精确地掌握旅行活动的特征和趋势,从多方面来考虑旅行产品的开发价值和出产价值,杰出旅行产品特征、档次、建立品牌,进步商场竞赛力,一起也要注意在规划出产经营中,机械化大出产对文明遗产价值也是具有破环性的。
参考文献:
[1]张希月.非物质文明遗产旅行产品开发形式研讨[J].办理调查, 2016,(6):40-42.
[2]于正松.我国旅行产品的现状剖析与开发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11):226-227.
[3]文军.论我国旅行产品开发[J].商业研讨,2008,(8):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