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站的站名不用说就知道是以高碑店村的地名命名的。这里是北京朝阳区的高碑店,而不是河北的高碑店。它在元代光辉过,元代修通了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今后,它成了大运河北京段进入京城的一个漕运码头、大运河通惠河上的一道闸门,显现了那个年代的特有的富贵。
跟着水运的失势,高碑店恬淡了百多年,21世纪始,再度成为京城的热门、亮点,一是它创始了明清家具一条街,二是它依托着通惠河的修浚复古了,河畔、村落、大街都高举着文明的旗号成了逛点。地铁八通线高碑店站共四个进出站口,出东北口便是新建的古典式兴隆公园,出西南口,走上高碑店桥下南北向的公路,向南二百多米便是通惠河,河畔的花园、崇阁、古庙、丘林带您走进运河文明的诱人名胜,而与公园隔街就是古典楼阁式的商住一体的高碑店新村,走到村南头,向東过桥就是当今十分有名的明清家具街了。逛高碑店能逛出兴趣和档次。
高碑店的古运河景,仇人一次到高碑店的人来说,是一种意外的收成。出地铁西南口,向南行走二百来米,站在通惠河的大桥上,凭栏东望,是一道近在咫石的水闸,凭栏西望,是宽广得像湖的河水水面,两岸修建,一派古意,岸北,几百米外的紫檀博物馆金碧光辉地楔入眼皮;岸南,高挑在林带丛绿之上的大房顶古典楼房和横陈的巨硕“高碑店村”牌夺人眼目。假如你觉得这些修建不过是吸入了古典元素的现代楼宇,还不足以让你动心的话,那你再走几步,向南,绕过巨石屹立的河畔小花园,右转,踏上惠河南街,看到那座金色琉璃瓦四重檐的胜隆阁时,心就不会再安静了。
这也是座仿古修建,但它仿得太地道,太原汁原味了,并且你还会觉得它大可与享誉古今的几台甫阁一争男女。胜隆阁西有石牌坊,有郭守敬雕塑,有龙王庙,有将军庙,都是新迹,但除那石牌坊和郭守敬雕像外,你不敢说其他那些修建是无因由的新建修建,只能猜想是否是在原遗址上的复建修建,且复建得特具来源滋味。将军庙前的粗硕古柳和嵌在河边的漕运石必定都是原物,它们一起书写着古远而深沉的大运河高碑店漕运码头的绚烂篇章,带你睹物怀古,重又走回大运河的宿世。不过,石牌坊上的横额刻的是“孝悌园”三个大字,在将军庙前的甬道两边立有二十四孝石雕,而通惠河畔土梁上的另一组石雕则雕的是常回家看看、带爸爸妈妈游览或故地重游、把对爸爸妈妈的爱说出口、与爸爸妈妈照张全家福、给爸爸妈妈祝寿之类的内容。在古运河畔建孝悌园也是种构思吧,让古往今来的精神文明继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