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文++龙又嘉
本文剖析了对四川省七所使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美育查询,查询成果是大学生对美育的整体点评不高。学生对美育有必定的认知,承受美育的志愿活跃,对美的触摸首要途径是经过网络和影视,美的赏识才能、认知水平有限,民族文化审美不容达观。学生关于美育课程和美育教师点评不高,关于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资源使用点评低。依据查询做出以下主张:各高校需重视和加强美育,进步其实效。美育课程需求活跃建造,优化晋级,加强美育的实践活动,需重视大学生民族文化的审美才能。
一、查询意图
一是大致了解所查询使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经过查询学生对美育的认知,根究审美观念;三是查询了地点学校的美育现状,包含课程、教师等内容;四是查询了学生对美育需求和展望,看他们喜爱什么样的美育方式,提出定见和主张。
二、查询办法
有单选题、多选题和图片题。在正式的问卷查询施行之前,选取50 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查询研究的前测作业,经过开始反应状况和查询成果,对问卷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恰当的修正,保证问卷查询的有用性。
三、查询目标及抽样
此次查询以四川省七所使用型高校:四川旅行学院、西昌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期望学院。
本次查询选用在专业问卷查询网络平台上发布、填写、收回问卷。发布问卷200份,问卷有用收回率为100%,其间男生占42.5%,女生占57.5%。
四、查询成果
(一)美育认知和审美观念
1.在美育认知上,有10%以为很清楚美育的意义,有 41.5%以为了解美育的意义,有 43%“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没听说过占5.5%。
2.学生触摸美的途径上,53.5%的学生经过网络和影视了解美,经过讲堂了解美的仅占4.5%。说到《十面埋伏》,挑选是2004年张艺谋电影的人数列榜首,挑选我国古代名曲的票数在第二位,而知道《十面埋伏》也是2015年杨丽萍舞剧的学生份额仅占13%。
查询显现,学生空闲时更情愿挑选鉴赏古典名著和古典音乐而不是网络影视作品,阐明学生的志愿与实际状况有距离,更阐明晰学生关于高质量美育的需求。
3.对美的认知才能和赏识才能
美的知识上,93%的人正确选出我国四大名著,78.5%的人选出《二泉映月》的作者,知识性知识不错,可是稍深化一点就有问题,如挑选《十面埋伏》是我国古代琵琶曲的占62.5%,正确挑选《富春山居图》的作者的只要39%。
在审美上,查询选用看图多选题,成果显现学生们以为自然景观最美,挑选人数远超凡高和莫奈的闻名画作。在人物形象为主的图片选美中,莫奈的人物画作位列榜首,《韩熙载夜宴图》和昆曲《牡丹亭》剧照排最末,可见民族文化鉴赏才能有待进步。
在审美规范上,55.5%的学生是按自己当时的爱好和喜好来断定,21%是按一般群众的认可和点评,仅有16%有按抱负中的规范或境地来衡量。
4.在美育需求上,有78.5%的学生表明十分情愿承受美育,学生对美育的承受志愿较高。
(二)美育课程
1.开设美育课程的必要性,学生很情愿承受美育,但关于开设美育课程,以为十分必要不可或缺的仅占28.5%,挑选有必要的占60.5%,可有可无的占8.5%。
2.“学校所开设的与美育相关的课程,学生的参加程度”上,56%的学生有参加,,44%的学生没有参加。
3.对美育课程教师的满足度平均分是3.43,48.21%的学生满足美育教师,38.39%的学生以为美育教师一般,仅有4.46%的学生对美育教师十分满足。不满足美育教师的有3.57%,十分不满足美育教师的有5.36%。
4.学生以为美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成果显现学生对教师点评处于中等水平,相对较好,对现在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方式和资源认可程度不高。
(三)未来展望
查询学校安排的观赏美术馆、博物馆等的审美实践活动,有38.5%学生地点学校安排过两次以上,38.5%的学生选安排过一次。
最喜爱的美育方式,48%的学生挑选观赏校外博物馆、艺术馆,位列榜首。 13.5%的学生挑选约请艺术家、艺术集体进校表演或办展览,位列第二。
采纳哪些办法协助改进美育的施行现状,61.5%的学生挑选多开设艺术类课程,可见学生对美育课程的承受度仍是不错的,综上反映出学生期望进步美育课程质量、添加美育实践环节。
五、主张:
本次查询的时刻、内容、方式和数量有它的局限性,但查询成果仍是有必定的参考性,针对本次查询成果,咱们提出如下变革主张:
各高校需重视和加强美育,进步其实效。依据咱们的查询显现,大学生的审美情味,人文素质并不达观,所以应活跃变革,进步使用型高校美育的实效。美育课程需求活跃建造,优化晋级,教师应活跃进步美学素质和教育水平,重视课程方式和资源的丰厚和新颖,可多添加参加性、体会性的教育规划。加强美育的实践活动,多展开审美实践活动,活跃支持社团活动和学校艺术节,并加强与艺术家、社会艺术集体与组织的紧密联系,约请艺术家、艺术集体进校表演或办展览。高校美育教育还需重视大学生民族文化的审美才能。
(作者单位:四川旅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