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兔人2018年运势 寻找鼠兔30年

来源:户外探险 2025年04月13日 12:51

李维东

新疆环境维护科学研讨院副研讨员、新疆生态学会副秘书长,IUCV/SSC兔形目专家组成员,伊犁鼠兔发现人。2015年景立了以维护伊犁鼠兔为主题的“李维东天然生态维护效劳作业室”,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腾讯公益和我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撑和协助下,进一步展开着伊犁鼠兔的维护作业。

三十多年前的惊人发现

全部缘起于1983年7月,我和搭档在日常医务作业中救助了一位当地老牧民的孙女,帮她脱离了风险。为表达谢意,这位牧民约请咱们去他家做客。

在这位老牧民家的后边,有一座平顶山。初来乍到的咱们为了拍到美景,一时鼓起攀爬到了悬崖峭壁之巅。而就在咱们欣赏美景时,我俄然发现岩石缝里冒出了一个灰灰的小脑袋,一会儿又钻了回去。我屏住呼吸等候它再次出现—总算再次见到了一只又像兔子又像老鼠,脑门和颈侧有三块棕色斑驳的小动物—也就是在这儿,咱们收集到了伊犁鼠兔的1号标本。

邻近的牧民和我手头上的文献资料里,都没有关于这种小动物的记载。我托朋友刘恩铨将彩色相片带给了中科院动物所的研讨员马勇,马勇猜想这或许是新物种。为避免这一动物的命名权被邦邻学者抢先,咱们加紧了户外查询的力度。

1985年8月12日,咱们又成功收集到两只伊犁鼠兔标本。期间因为风雪,咱们还经受了三天被困荒野的艰苦检测。8月15日,历经含辛茹苦的咱们总算回到营地,而那天正是我30岁生日。就这样,一个新物种被发现了。1986年,我和马勇将其正式命名为伊犁鼠兔(Ochotona iliensis Li et Ma,1986)。从此国际动物史书上又多了一个由我国人命名的动物。

天山上的心爱精灵

伊犁鼠兔体型较大,成体体长可超越20厘米。有许多报导中都会说到伊犁鼠兔具有泰迪熊一般心爱的面庞,这或许都要归功于它的一对大耳朵—实际上,伊犁鼠兔的耳长和后足长度,也确实是鼠兔属里最大的。与其他鼠兔单一的灰褐色的毛色比较,伊犁鼠兔的毛色较艳丽,脑门、头顶以及颈部两边均有边界显着的锈棕色斑,而耳后与颈背部则有一大块淡色斑。在冬天,伊犁鼠兔的毛色会变浅。

天山南北是伊犁鼠兔的家,沿北天山至乌鲁木齐一号冰川450公里处的山地,都有伊犁鼠兔散布。这一带峻峭的山势,许多的岩缝、溶洞,都为伊犁鼠兔供给了杰出的维护。而到了冬天,不易积雪的大岩缝和溶洞就成了伊犁鼠兔的越冬场所。它们的活动基本就固定在这些窟窿内,偶然的外出活动也仅限于洞口邻近。

伊犁鼠兔为草食性动物,多以金莲花(Trollius)、虎耳草(Saxifraga)、雪莲(Saussurea)、青兰(Dracocephalum)、火绒草(Leontopodium)等高山植物为食。因为这些植物多生善于高海拔的岩壁石缝间或小台地,且数量不多,饿肚子的局势关于伊犁鼠兔来说并不罕见。冬天到来时,伊犁鼠兔会将青兰、火绒草等植物的绿叶和少数花茎堆成小堆,作为过冬的粮食储藏。此外它们还有许多天敌,比方白鼬、石貂、狐狸,以及各种猛禽。

与多在白日活动的其他鼠兔比较,伊犁鼠兔具有较强的暗视野活动能力,而其活动高峰期也多在夜间,只要冬天时才会更常在白日出没。此外,咱们在户外也从来没有听见过伊犁鼠兔宣布叫声,这些异乎寻常的特色或许和它们数量稀疏,栖息地片断化有关。

高山动物,气候变化晴雨表

从20世纪开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动物开端向高海拔区域搬迁,伊犁鼠兔首战之地,因而成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晴雨表。

鼠兔是耐高寒的动物类群,伊犁鼠兔更是喜爱在冰冷的当地日子。跟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新疆天山山区的冰川退缩加快,雪线显着上升。冰期完毕后,伊犁鼠兔逐步退缩到天山高海拔的裸岩山峰上,这种环境改动对其生计极为晦气。

2008年,咱们与美国、捷克的研讨人员协作,证明日子在高山环境中的鼠兔现已显着感到气温的上升,美国内华达州大盆地的北美鼠兔及我国天山山脉的伊犁鼠兔种群数量都在削减,且与气温上升有直接关系。此外,人类活动和放牧也在一点点蚕食伊犁鼠兔的生计环境。家畜不只啃食、蹂躏高山植被,随同羊群的牧羊犬还有或许直接捕食伊犁鼠兔。在这些要素的一起效果下,伊犁鼠兔的数量自1983年初次发现以来,现已从最初的约3000只,下降到了现在的缺乏1000只,数量削减了2/3以上。2005年,伊犁鼠兔被列入《我国濒危物种红皮书》,2008年时又被列入《濒危物种赤色目录》,归于濒危(EN)物种。

伊犁鼠兔的濒危状况,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这类高山残存动物的影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正因为这儿的动植物面临着高温、掠食者和竞争者等多重影响,其数量的下降状况也就首战之地且愈加显着。

时隔22年,伊犁鼠兔再次现身

2002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我和志愿者先后四次前往坐落伊犁鼠兔散布区的各定位观测点调查。2014年,我和成都公益组织“秘境守护者”协作,经过众筹筹集到了11台红外触发相机,再加上各方的赞助,让选用最新科技手法对伊犁鼠兔进行户外观测成为了或许。一起,咱们还组织了热心网友参加科考活动。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自从2002年起,在咱们初次发现和这以后多年定点研讨伊犁鼠兔的形式标本产地,再也没能发现一只鼠兔的影子,甚至连其特有的圆形粪便也消失不见了。依据之前的粪便风化状况剖析来看,伊犁鼠兔在此已消失多年。而这次在南天山库车达坂的定位观测点布设的六部红外相机,也没有拍到一张伊犁鼠兔的相片,开始估测这儿的伊犁鼠兔或许也已灭绝。

直到2014年7月11日,科研人员在新疆某地的伊犁鼠兔定位调查点布设红外相机时,才意外发现了一只伊犁鼠兔。其时这个小家伙正躲在岩石后边,看起来非常警惕,小耳朵竖起。咱们马上用相机记载下了这宝贵的一会儿,时隔22年,咱们总算又得以再次见到它们。不过,咱们很忧虑这次露脸的伊犁鼠兔,会成为最终的一只。

行动起来,还伊犁鼠兔安泰家乡

有人问我:多年如一日维护研讨这种小动物的动力是什么?我对他们说:“这么心爱的小动物从国际上消失了,我能不伤心吗?我不想伤心。”

将伊犁鼠兔置于风险地步的,并不只仅是气候变化,还有人类活动。畜牧、日子与标本收集,一起将伊犁鼠兔面向了灭绝的边际。现在,咱们仅能在一些海拔较高或人为搅扰极小的区域见到伊犁鼠兔的身影了。但跟着其间许多区域成为了景色旅游地,人为搅扰和损坏正在无形中对伊犁鼠兔的生计施加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这种状况下,咱们期望能经过各种途径和办法改善该区域的办理状况,发动当地牧民和驻地单位行动起来,一起维护伊犁鼠兔及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伊犁鼠兔一个安泰家乡。现在经过咱们的尽力,天山一号冰川维护区域现已批建。不过,这间隔咱们在此树立一个综合性天然维护区的初衷还有一段间隔。当这一方针达到,意味着除了重点维护目标伊犁鼠兔之外,还要维护这儿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乌鲁木齐河上游的生态系统。等时机成熟之后,咱们期望能将这儿归入我国新疆天山国际天然遗产地之中,然后让伊犁鼠兔这一我国天山的特有动物在这儿得以繁衍生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