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身份证确定试点 给文物处理“身份证”

来源:西藏人文地理 2021年06月15日 01:57

次仁央宗

“他们在干嘛?”“好像在整理佛像。”

“好像在挂号什么?”“阿列,唵嘛呢叭咪吽……”

“哦嚯,他们在给佛像做身份证呢,哈哈哈……”

“那太好了,今后寺庙里宝贵的佛像就不会丢了,这些小孩真是认真负责。”

一阵交头接耳中,一句听似打趣的话透着寺庙的小窗飘进了我的耳朵。昂首一看,是几位信教的大众,正猎奇地争相往里看,看完双手合十放在额头前,念着六字智告诫又持续拜佛去了。但“功德无量,真有福分”是关于参与这份作业的我的极大鼓舞,心里充满了无比的荣耀感以及沉甸甸的责任感。

拉萨被称为文物大市,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业,但只要知道咱们自己有什么,才干知道怎样更好地维护它,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功用和价值。“一普”的意图不只是为了盘点文物数量及保存状况,并且要完成文物的动态处理,并依托处理渠道供给相应社会效劳。因而,树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让每件文物“入住”数据库,就像让居民入户、处理“身份证”,为文物保藏单位完成文物信息数字化和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加强本地区文物处理供给一致途径,是更好维护文物的必经之路。

2016年年末,“一普”作业将进入到收尾、总结阶段,但关于拉萨来说,该项作业仍将持续。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绵长的前史埋没不少,但硕果仅存的这些都无法保存的话,咱们的城市就会成为失掉回忆,没有魂灵的躯壳。所以“摸家底”绝非一朝一夕的作业,而是应该时间知道咱们有什么,怎样更好地维护和使用,让其成为一项永不闭幕的系统工程,让一切的宝贵文物都具有归于自己的绝无仅有的“身份证”,从此不再与“家人”走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