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坤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宏伟的天山山脉擎捧的一汪神湖,古往今来,有关天池的神话和传说不乏其人。天山天池坐落东部天山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半山腰,湖面海拔1910米,呈宝葫芦形,最大面积4.90平方公里,宽约800米,最宽处为1500米,湖岸线长约12公里,均匀水深60米,最深处105米。
今天,在新疆天山天池建起了闻名世界的景色区,由八大景区组成,即天池中心区、博格达峰景区、灯杆山景区、马牙山景区、花儿沟景区、白杨沟景区、水磨沟景区和北部沙漠景区,总面积548平方公里,天山天池可谓这帧景色中最亮堂的眼睛。
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讨所巫新华博士说,据博格达壁画及博格达峰祭祀遗址科考证明,人类进入这方神山圣水的前史,至少已有五六千年了。千百年来,日子在天山的先人们,无法破解宏伟坚毅的博格达山与碧绿清透的天池水,是怎样结构成一方山水相宜、水草丰茂、景色如画的人间仙境?所以,无法遏止的崇拜产生了,舞蹈、献身、祭祀等等,壁画上描写的五光十色的祭拜方式,充沛传达出人们对这方神山圣水的敬畏和疑问。
但是,真正用科学方法,破解天山天池天然之谜的,有史可查的当数清乾隆八年(公元1781年)乌鲁木齐都统亮堂,他勘测天池水源,引水灌溉山下地步,并题写《灵山天池统凿永渠碑记》,“天池”一名从此诞生。清末民初,一批外国学者如俄罗斯地舆学家格卢姆·格尔热玛依、奥勃鲁契夫,法国人茨巴哈等先后来到天山天池,进行地舆、地质方面的调查。1928年,中瑞西北科学调查团的文雅·赫定、气象学家赫德博士,我国考古学家徐炳昶先生、地质学家袁复礼先生等中外学者和探险家,在此作了近两年的作业,初次揭开了天池成因的天然之谜。尔后,不断有专家学者调查、研讨、提醒天山天池的千古秘籍。
天池的成因,说法不一,但从调查、剖析成果来看,是200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构成的高山冰碛湖,是亚洲地舆中心最大的湖泊,是天山山脉最大的冰碛堰塞湖,也是我国最闻名的冰碛堰塞湖及高山深水淡水型湖泊之一。
天池的构成大致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生代至中更新时天池的雏形构成时期。天池雏形的发育受地域地质结构的严格控制,在张引性断陷的基础上阅历了山麓冰川改造,东西两边外形根本成型;第二阶段,上更新世前期的天池冰期,是天池表面定型时期。第三次冰川的刨蚀和堆积,不光使天池底部地势定型,并且由主谷冰碛和支谷冰碛砌筑而成天池坝体;第三阶段,全新世天池定型时期,全新世的重力坍塌效果使今天的天池坝体终究成为3个舌状坍塌冰碛小丘阻塞了天池湖水。天池的成因阐明,天池是多种营力相互效果归纳构成的产品。第四纪冰期,在博格达一天池区域发生过4次冰期。冰河年代完毕后,存留下了很多的冰川遗址,如大东沟冰川U谷等十多处冰川U谷,吉沿坚羊背石等大大小小的羊背石,天池海东冰臼群,大锅底坑冰窖以及飞龙涧步道一带留下的冰川擦痕。至今,路过那里的人们,都会抚摸赤色的山体上的冰给石头留下的累累伤痕。
那些白色的暴虐,似乎地球的白色长发,一次又一次掠过博格达一天池,并留下了种种印记和“后遗症”。
现在的冰川是古冰川运动的持续。博格达峰周围的现代冰川十分壮丽,大大小小的冰川带113条,冰川面积101.42平方公里。冰面景象五光十色,是天山甚至我国西部冰川参观、探险的重要基地。博格达现代冰川能够从乌鲁木齐、天池堤堰、灯杆山、马牙山等不同地址、不同高度、不同视点进行多方位、多视点、立体的欣赏。博格达现代冰川冰面洁白无瑕,冰舌形状完好,冰川裂缝、冰上河流、冰下地道、冰川城门洞、冰川层理、冰蘑菇等极具欣赏性,距乌鲁木齐仅97公里,是国内距大城市最近的可停步欣赏的大陆型现代冰川,是冰川研讨者、爬山探险爱好者的乐土。
白色的冰川隐藏着陈旧的隐秘,是破解地球暗码的钥匙,更是天山天池的始作俑者。冰川发明了天池,哺育着天池,是天池的宿世此生,是天池的血肉精魂,是天池永久的白色回忆!
天山天池人口至石峡,南北20公里长的间隔内,有一条十分有名的时光地道,裸露着地球3.5亿年的前史,被地舆学家称之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自上世纪70年代起,研讨地学的专家学者连续景仰前来调查。这些年跟着旅行的开展,时光地道业已成为一条科普旅行线路,遭到游人的追捧。
这是一本翻开的天书,地层散布从南到北、由老至新地排列组合,呈现显着的规则,显露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地层。
地球在这儿展现了其生长的机理,以一幅“阜康一博格达地质地貌大剖面”的立体形象图,为咱们演示不同年代的岩石与地层,并且因地质结构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地貌散布。从这些不同的岩石、地层与地貌中,反映了至少三亿多年以来地质演化、古地舆变迁的沧桑进程,也影响了现代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天然分带。这些不同的岩石、地层与地貌是了解天山至准噶尔盆地地学演化史的天然大剖面,是一本翻开的教科书。
在这条时光地道中,最具代表性,也是人们最易于挨近的地质奇迹就是坐落三工河大平滩的“化石山”,这座面积20万平方米的赤色锥形山包,层层叠叠堆积着苏铁、银杏、古松柏等古植物化石岩层。在这儿顺手捡起一块岩石,都能够明晰地看到植物的根、茎、叶脉,是当之无愧的“化石山”。
这儿从前还呈现过“明星天池龙”。这种体长约3米的小型甲龙,填补了一项科学空白,第一次供给了亚洲有关甲龙在中侏罗纪开端呈现的新材料,因而,还产生了一段科学美谈:上世纪70年代,天池发现恐龙的音讯在世界学术界引起反响。恐龙专家董枝明为其命名为“天池龙”,美国科幻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先生主张,将参与《侏罗纪公园》拍照的6位明星姓名的打头字母合拼一同,组成新词,恰是“明星”二字,所以,他们给这一甲龙的新属种正式命名为“明星天池龙”。
1990年,天池一博格达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世界人与生物圈”博格达峰生物圈保护区。颁奖辞称:这儿南北间隔80公里的间隔内,散布着高山冰雪带、亚高山草甸带、中山森林草原带、低山稀少草原带、平原绿地带和戈壁沙漠带,其笔直景象带图谱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厚,是亚洲内地的样板。
黄色的沙漠戈壁、绿色的平原绿地、蓝色的湖泊河流、白色的冰川雪山……从南至北,黄绿蓝白,色彩如音符般跳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景物在时序中变幻。地貌的多彩多姿,在这儿浓缩成一幅笔底生花、赏心悦目的彩色画卷,缓缓展布开来。
天山天池深藏在天山峡谷森林带中,周围十个山头,拥抱着一池碧波,在时节的游走中,变换着形状、画面与色彩。每年十一月,天池进入结冰期,来年五月融化,冰雪期达5~6个月。但天山天池处于逆温带,冬暖夏凉,气温最低的一月份均匀气温-12.4℃,七月份的均匀气温15.9℃,是闻名的避暑胜地。站在七月的天池湖畔,“山清水秀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走在大雪飘飘的冬天,满山的云杉林“半松碧绿半松白,千松万松成一松”。春花秋月,天山天池景色如画。
一般人认为天山天池为冰碛堰塞湖,或许没有鱼类日子。其实,天池水中日子着4种鱼类,其间天池鳕鱼是原生物种,属冷水鱼,肉质新鲜、细腻,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鱼类。
天山天池,不只天然资源得天独厚,并且前史文化丰厚深沉。撒播千年的瑶池神话,是我国有关昆仑神话的中心组成部分,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用最夸姣的希望营造出的精力王国:这儿是西王母开蟠桃盛宴,大宴群仙的瑶池;是穆皇帝驾八骏西游会王母的西天胜景;是西王母率天界仙女沐浴嬉戏的人间仙境……因而,在更多人的认知中,与其说天山天池是一池冰山雪水,不如说是从瑶池神话中流淌出的神话之水、纯洁之水,是陈旧西域遗存的神湖。